赌博者观看视频直播,实时参与境外赌局,身临其境的“直播带赌”体验,刺激着赌徒持续加码,最终债台高筑,倾家荡产。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出入境不便,一些不法分子将境外实体赌场与国内直播相结合,非法招赌,直播式跨境赌博的黑色产业链触目惊心。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开启的罪恶

不法分子承包境外赌场赌厅或在境外架设赌博游戏机,以网络直播方式招揽赌客在线投注参赌——这就是近年快速“抬头”的直播式跨境赌博。

2020年,上海市公安局抓获一个直播式跨境赌博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广告拉人,参赌人员直接联系客服,获得二维码转账赌资后投注。

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警方接市民报案,称一出租屋内有聚赌行为。报案人提供的视频显示——一所民房内聚集20多人,都盯着投影屏幕。幕布上,境外“百家乐”赌局正在进行,荷官熟练地派牌,等待赌客下注,屏幕前有参赌者拿出一摞现金远程下注。

据赌局组织者陆某交代,他此前出境赌博时成为境外赌场的国内代理人。利用境外赌场发放的链接和账号,陆某伙同翁某等人在宾馆、出租屋内将境外赌局实时投屏,组织国内赌客参赌。赌客确定下注金额后,翁某等人通过电话与境外赌场联系下注,赌资打入境外赌场指定账户。陆某每周与境外赌场结算,抽成渔利。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检察官李东山告诉半月谈记者,直播式跨境赌博门槛极低,最简单的,仅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根网线。在上海一案件中,参赌人员通过客服发送的二维码观看境外赌博机实时画面。

直播式跨境赌博无需出境,却能让赌客“享受”到荷官服务、与外国人对赌等体验。一些赌客深陷其中,单日输赢达70多万元,犯罪团伙短短数月即可抽成近百万元。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招赌人员通常瞄准年龄40岁至50岁的男性,本地拆迁户,家中有两三套房产,保证其能支撑数百万元的赌资。一位办案人员透露,在苏南某拆迁安置房较为集中的街道,近年因居民赌博输掉的房产达100多套。

手机一换,线索就断

与出境赌博不同,“直播带赌”隐蔽性强、组织者易逃脱,且逐渐形成了多种犯罪形式交织的黑灰产业链。

一名赌局组织者说:“赌局以直播形式呈现,就算公安人员突袭,我们也能迅速伪造现场。”民警进入陆某赌博窝点后发现,投影设备、赌资均已不见踪影,现场人员喝茶、嗑瓜子、聊天,仿佛在开“茶话会”。

翁某说,直播式跨境赌博对场地要求不高,宾馆、写字楼、私人住宅都可聚赌,不易被察觉。“我们经常变换地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直播带赌”的真实赌场藏身境外,国内赌点仅靠网络与其联系,一旦东窗事发,不法分子可轻易切断线索。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掌握直播账号、密码的真实代理人往往不在赌博现场,警方查处时较难进入直播平台采集证据。一名参赌人员说:“代理人非常狡猾,只要他换了手机,警方就很难摸清状况。”陆某一案中,虽然有参与者供述称开设赌场一个多月,每日赌资上百万元,但由于缺乏实质性证据,司法机关只能以现场查获的约11万元赌资认定犯罪金额,陆某仅被判1年多有期徒刑。

直播式跨境赌博分工精细,境外赌场经由国内代理人招揽赌客的速度惊人。在苏州工业园区办理的朱某开设赌场案中,代理人朱某通过口口相传,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广,朋友圈发帖等形式发展下线,形成“上线-下线-赌客”类似传销的人员结构,快速集聚起庞大的赌客群体。

此外,直播式跨境赌博与洗钱犯罪相互“寄生”。李东山介绍,国内打往境外赌场账户的资金经多层过滤,依托地下钱庄洗白出境。苏州曾打掉一个掌握着上百张居民银行卡的洗钱团伙,一旦客户资金入卡,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在自动取款机提现,存入指定账户,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在苏州张某等3人开设赌场案中,银行流水显示,赌资流入上海一位居民账户,而该居民以为自己的银行卡注销,对此毫不知情。

构建联防联控联打机制

近年来,赌博场所呈现出虚拟化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需构建联防联控联打机制,尽快遏制其蔓延势头。

基层办案人员表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网站审核,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创建网络犯罪防范系统,屏蔽网络赌博信息,严肃查处为网络黑产提供服务的企业、平台。同时,加强反赌宣传,公布网络涉赌犯罪典型案例,宣传直播式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危害性等,提高群众认识。拓宽线索举报渠道,搭建反赌情报网,鼓励全民参与反赌行动,设立赌博专线举报电话、举报赌博奖励基金等。

多地检察机关建议,形成打击合力,公检法部门协同作战,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参与落实国家防控治理跨境赌博活动协调机制,形成打击合力。

李东山说,有关部门要定期巡查、摸排犯罪高发地区及场所,如宾馆、写字楼、拆迁安置房小区等,并推动国际司法协作,斩断跨境赌博人员链、资金链、技术链。

洗钱是直播式跨境赌博的“命根子”,多位基层执法人员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及时发现、打击地下钱庄,严控涉案资金转移。同时,规范居民银行账户开设和维护流程,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将公民金融卡非法使用等行为纳入征信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