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昨天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我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增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53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43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60.81亿元,同比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52.28亿元,同比增长1.1%。

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各类企业生产恢复,全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蔬菜肉类供应稳定

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同比增长3.0%,春耕备耕平稳有序推进,蔬菜产量同比增长1.5%;牧业产值同比增长9.6%,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0.1%,牛出栏量增长3.3%,羊出栏量增长19.0%,牛奶产量增长4.8%。

工业生产降幅收窄

先进制造业稳定支撑

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降幅比1—2月收窄0.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民营企业下降0.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下降0.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制造业下降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4%。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重点产业链发展总体稳定。一季度,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合计增长0.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75.6%。其中,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3条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18.7%、48.3%和21.9%。

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我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比1—2月加快9.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14.5%,比1—2月提高1.0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9.7%和14.4%。企业效益增长较快。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0%,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

服务业继续恢复

新兴服务业增势较好

一季度,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3月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7.7%,为2021年以来最高增幅,贷款余额增长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水运货物周转量增长6.6%,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9.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12.7%。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其中新服务增长15.1%,生产性服务业增长20.4%,分别快于全市规上服务业3.5个和8.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7%。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7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9%,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投资增长12.6%,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21.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9%。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我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8%和58.3%,主要投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信息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等领域。社会领域投资增长49.6%,其中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93.8%和72.5%。

消费品市场恢复放缓

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4.2%,化妆品类增长31.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3.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新能源汽车增长1.4倍,智能手机增长57.0%。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7%。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我市新增就业8.17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2元,同比增长5.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6.8%,转移净收入增长8.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88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3元,增长5.9%,快于城镇居民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85,同比缩小0.01个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生产者价格高位运行

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4%。(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