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  天津北方网讯: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十大高发癌症中,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消化道肿瘤中,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实现根治;一旦患病没有及时治疗,肿瘤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主任医师梁寒介绍,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在国际上属于罕见疾病。虽然“罕见”,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国内每年约有3万名新诊断的患者。每年过去20年里,已经有多款靶向药物相继获批,部分患者通过服药甚至带瘤生存了20年。而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的出现,则为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进一步助力患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今年3月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落地执行,包括多种消化道肿瘤药物,其中就有针对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瑞派替尼。纳入医保后,瑞派替尼的价格降幅约60%,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70岁的患者周女士2016年被确诊为小肠间质瘤,手术后先后服用了靶向药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但由于相继耐药而不得不停药,且复发过两次。2022年11月起,周女士开始服用瑞派替尼,目前病情稳定。她表示,“在瑞派替尼进医保之前,一个月4万元左右的治疗费用,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并非易事。纳入医保后,目前每月自付仅需约3700元,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心理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都大大减轻,让我更有信心面对今后的治疗。”

.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主任梁寒表示,“瑞派替尼是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推荐的四线标准疗法,主要针对在经过三种或以上激酶抑制剂(包含伊马替尼)治疗后无药可用的患者。如今瑞派替尼已被纳入医保,能为四线及之后患者带来生存新希望,助力其减轻经济负担,坚持规范治疗。”

.  “胃肠间质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梁寒介绍,该肿瘤起病具有隐匿性,患者往往发现于疾病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早期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后期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才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

.  梁寒介绍,“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确诊、手术到靶向药物治疗、耐药、换药,部分晚期患者会经历多次复发、多次治疗。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线药物,患者在治疗上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如今在靶向药物时代,接受规范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胃肠间质瘤有望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希望患者增强健康意识,一旦确诊胃肠间质瘤,建议到大型医院开设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治疗,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