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日前,京津冀的非遗高跷队伍在我市交流展演——

.踩着老高跷,走出新姿态


(资料图片)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前在津南区举行的“京津冀高跷交流展演”上,来自三地的8支非遗高跷队伍同场竞技,各展所能。如此集中的高跷展示业内少见,现场表演与专家点评结合的活动方式,也让观众在高跷锣鼓铿锵的“热闹”中,一探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道”。

.以手眼身法步,把人物“走”出来

.高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表演形式。参与此次活动的队伍,均来自各地的非遗项目,表演各具特色。有的阵容齐整、音乐优美,有的文跷武跷结合,有的进场方式考究具有舞台艺术感觉,还有跟头利落的“小英哥”、倔强扑蝴蝶的“公子”等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观众袁先生略带惊讶地说:“以前看高跷都在年节,演员敲敲打打扭一扭,大伙儿看个热闹。这次集中仔细看,才知道高跷表演也是有人物、有情节,感觉很有门道。”

.葛沽长乐老高跷表演了一段“公子扑蝴蝶”,整段节目既有扑抓蝴蝶的情节表演,也有穿着高跷倒立、跳跃过人等技巧。负责人胡亚培介绍,高跷里的公子扑蝴蝶是一个正式的表演体系,分为三掸、三扑、三捏等程式化表演。情节上,蝴蝶不会让公子抓住,那么公子就会越来越着急,蝴蝶落在地上,公子就往地上扑,圈里有句话叫“公子倒立蝴蝶来”,所以,倒立的动作不是单纯卖弄技巧,而是有层次的情绪递进才有的动作。

.来自河北省安新县的邵氏高跷属于武高跷,虽侧重炫技,但一些技巧也与内涵意义相辅相成。负责人邵海南说:“比如蹦板凳,就有一层含义。我们的高跷讲的是‘十二妖仙’故事,板凳就好比一座大山,蹦过去,就代表翻越高山、修炼成仙。”

.邵海南坦言,相对武场技艺,文场表演更具有难度。武场比较看重体力、爆发力,文场考验的是内力。唱戏可以用唱、念来表达,可是高跷基本都靠肢体语言。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扮相”,也有不同的“走相”,这就需要演员通过手眼身法步,把人物“走”出来。

.高跷有新人,“走”出新姿态

.在各支表演队伍里,葛沽长乐老高跷的队伍格外年轻化。同一个节目,少年人走一遍,小朋友再走一遍,彰显薪火相传。“我们这次派出的也是‘老少班’。”胡亚培解释:“一部分是2015年加入的孩子们,现在已上中学,掌握得相对多一些;另一部分是通过非遗进校园刚刚开始学习高跷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年纪都不大,不过在队伍里也是两代人了,所以也称得上‘老少班’。”

.胡亚培是“80后”,在团队里承上启下。现在,整个队伍里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辈,下至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大约一百人。“葛沽长乐老高跷传承有序,人没断过。而且人们都是无私的,不要报酬。”

.邵氏高跷是一支传承有序的职业高跷队,还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传至邵海南已是第四代,他也随着传承推动创新。比如技巧上借鉴街舞,带着高跷趴在地上做“鳗鱼”动作,还有连翻、后翻、前空翻、前手翻等高难技巧,都是在邵海南这一代创出来的。

.邵海南的高跷技艺虽是家传,但他并不保守。他坦诚地说:“我有五六十个徒弟,来自河南、山东、陕西、天津等很多地方。我不收费用,来了就学,学会了也可以随时走,只要你爱好高跷、不怕吃苦就行。高跷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我个人没必要有所保留。更多人学会了,高跷就能得到更好地弘扬。”

.突出本土特色,为非遗注入潜力

.此次活动中,潘志涛、周萍、王鸿昀等民族民间舞蹈专家直言,这些高跷队伍表演的情绪、节奏、技巧、韵律、编排等方面细致讲究,令人深感高手在民间。同时,专家也提出,非遗传承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的规矩、动作、技巧,也要有所创新。比如有的队伍融合了街舞表演,类似这样有机融入、借鉴其他艺术元素或技艺,就是在给非遗注入发展潜力。另外,总览各支队伍的服装,感觉大同小异,如果能突出本土特色,将之融合到高跷队伍的服装乃至表演等各方面,也会带来推陈出新的可能。(天津日报记者刘莉莉 文并摄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