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贵阳高新区的工业经济正驶入发展快车道。
4月初,科技日报记者从贵阳高新区获悉,2022年,贵阳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5%,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多个考核目标排名贵阳市第一。
这背后,新型工业化的力量功不可没。如今的贵阳高新区,已发展成贵阳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新型工业化已然成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关资料图)
大数据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借助辖区的大数据和人才优势,贵阳高新区推动大数据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如今,在贵阳高新区,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培育了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获批大数据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贵阳高新区内企业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
“过去生产手工棕榈床垫的工艺很复杂,完成一张棕床至少需要6个人、耗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才说,现在厂房中的工人已经很少了,从初加工的棕丝原料到成品棕床垫,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不再需要大量人员聚集。
针对原先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不高的问题,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最终,该企业生产的棕纤维床垫的性能和产量都得到很大提升。
经过对工艺的不断提升,发展智能制造,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红外线扫描,电脑自动输入信息,分析顾客全身的压力点,个性化定制出客户满意的床垫。目前,大自然各系列棕床垫年产量达20余万床。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床垫厂发展成棕床垫行业龙头企业,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阳高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背后,大数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供应商,公司已掌握不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乔坤说,该公司已成为多家国内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正极材料供应商。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并不是贵阳高新区企业的个例。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根本,持续推进企业研发投入,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长壮大。目前,贵阳高新区已聚集各类研发机构(平台)27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占贵阳市的45.5%,这些都是贵阳高新区创新驱动的动力源。
基于此,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实现了贵州企业科创板挂牌上市零的突破。
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建立“贵阳高新区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监测重点企业库”,将规模工业中研发投入高的前30户企业纳入监测。
优质营商环境为新型工业化保驾护航
“没想到半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贵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的服务贴心又高效。”贵州绿色产业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贵阳高新区的行政审批服务竖起大拇指。
一张张营业执照、一个个为企纾困的案例,印证了贵阳高新区营商环境的“含金量”。
贵阳高新区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组建一支企业包保人队伍,为园区重点培育企业、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全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去年共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融资、要素保障等问题百余个。
此外,贵阳高新区还组建了“企业问题协调处置专班”,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产扩能、政策享受、研发创新、融资贷款等方面,协调解决企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贵阳高新区党员干部以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俯下身子解决实际问题,让更多企业在这片发展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目前,辖区内电建贵阳院、勘设股份、朗玛信息等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道坦坦、东方世纪等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涌现出威客科技、海诚科技、亿程交通等为代表的高成长型企业,园区发明专利授权达106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