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8个、到位资金90亿元......今年上半年,池州市贵池区突出项目为王,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数和到位资金顺利实现了“双过半”。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凤凰”该怎么找,如何引得“凤凰”来?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紧扣区委、区政府“项目年”活动要求,瞄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主动“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扎实开展招大引强攻坚行动,盯目标、强措施,全面推进“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持续激发招商引资活力,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区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区领导纷纷带队接洽客商,紧盯链上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深耕重点区域外出招商,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上半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累计带队外出招商10余次,足迹遍及上海、广东、福建、重庆及其他长三角地区;各载体单位及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累计在池接待客商300批次,外出招商考察180批次,推动项目共计60余个,引进中材节能(武汉)、泰州天成、常州弘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贵池。

今年4月16日,贵池区与杭州市萧山区签订战略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兄弟城市”共谋发展的序幕,进一步加快贵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今年,我们根据‘按图索骥’新思路,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不断拓宽招引渠道,推进招商工作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社会化。”区投资促进中心主要负责人说。为进一步加强产业精准招商,该区搭建了建构完备的“5+3+N”招商体系,成立了五大产业招商团,进一步优化调整专职招商工作队伍,建强产业招商团,多级联动合力攻坚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在京、沪、粤、杭等地成立“双招双引”驻外工作站,发挥工作站牵头联络作用,依托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围绕建链、强链、补链精准发力,招大引强,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为贵池发展引进新动能的同时,也推动了贵池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为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该区持续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全方位为企业排忧解难,从过去的“最多跑一趟”,到现在的“全程帮代办”,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下足“真功夫”。

“除了贵池的区位、资源优势外,热情高效的服务更让我们感动,高效便捷的行政效能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对企业在贵池的发展前景有十足的信心。”池州市硅佳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宇在签约仪式上说道。该公司规划建设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预计创造年税收5000万元,并可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

今年,贵池企业办理业务最快可半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税平均时长压缩至4小时以内,140个长三角“一网通办”场景应用落地,187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服务企业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区法治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在全市率先实行企业公示信息“包容审慎”监管,依法办理市场主体信用修复755件。落实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明确了3大类12项监督举措,不断擦亮贵池营商环境法制“底色”。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贵池区以抓项目统筹、抓招商落地、抓落地开工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尽职调查、前置预审机制,统筹推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产业专班跟踪服务。在做优做实为企服务方面,该区大力推进招商项目帮代办、一网办、容缺办、延时办“四办”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程精准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该区还在产业政策方面持续发力,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在符合产业政策和项目准入条件前提下,对今年新引进的10亿元及以上项目实行“一项目一策”,加大重大招商项目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重商安商、亲商爱商、利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全区市场活力十足,通过持续开展“政策找企业”等活动,已累计兑付奖补资金4.71亿元,退税费2.4亿余元,解决用地1069亩、就业3745人、信贷43.24亿元。

此外,该区持续开展“政企直通车·秋浦畅叙会”等活动,对企业诉求要求限时办结、全程跟踪,及时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并主动做好已落户重点招商企业(项目)信息库建设工作,收集完善184个重点招商项目、44个5亿元以上在建招商企业的主营产品、业务收入、企业需求、上下游关联产业、拟补链强链目标企业等信息,为企业发展壮大“量体裁衣”的同时,也为全区后续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重任在肩,更须策马扬鞭。接下来,贵池区将继续推进“项目年”行动,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跟进总投资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尽快落地,力促年处理52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年产2000万平方米硅酸钙板生产线、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高端制造产业园等已签约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聚焦产业集群打造,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夺取“全年红”而接续奋斗!

通讯员 袁润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