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实现财务自由,人身自由等,就叫随心所欲。

也有人说,能够无限放纵自己,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


(资料图)

还有人说,随心所欲,指的是能够遵照自己的心去行事且完全没有任何顾虑。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因为所谓“随心所欲”,其实另有所指。

进一步地说,“随心所欲”强调的是“随心”,而不是“所欲”,更不是无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毫无底线。

那么,何 为“随心”呢?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继续分析,即:

一、“心”不是情绪

“心”是什么?

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的答案,颇能让人有所启发——他说,“心”是愿望。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习惯把“心”当成情绪,以至于误认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随心所欲”。

言外之意,“心”不是情绪,而是自己的真正需求。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满足情绪就是自己的需求。

这当然是一种更深的误解了。

为什么?

有两大原因,一是情绪源于欲望,二是深受欲望之牵引;“心”则是自己的真正需求,即愿望、或者真正的目标。二是欲望无止境,根本不可能完全被满足。而“心”,却是可能满足——达到目标就是满足。

由此可见,心不是情绪,“随心所欲”更不是被自身情绪牵引着走。

二、“心”是真正的自我

有人说,人人都有“心”。

但是,他们所讲的“心”,更多是指心脏、心理、或者人为分别的“心”,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心”。

那么,随心所欲地“心”,到底是指什么呢?

其实,“心”指的就是真正的自我。

一个人唯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清楚自身的真正需求以及努力的方向,才能够正确理解这个“心”。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唯有找到真正的自我之后,才能够真正地“随心所欲”。

三、真正的“随心所欲”,强调的是摆脱自身情绪牵引与影响

如上所说,人要做到“随心所欲”,其前提就需要找到真正的自我。

因为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够摆脱外在一切以及自身情绪的牵引与影响,从而可以认清并实现“心之愿望”,这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

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若是还会受到自身情绪的牵引,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当然就不能说是“随心所欲”了。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或许正是“随心所欲”这一概念的本义,至少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