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贺新春

2022新春走基层

牛年除夕迎新日,正是阖家团圆时。但与首都机场毗邻的北京市顺义区一家隔离酒店内,一群在最危险防疫“红区”全程封闭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临近北京冬奥会开幕,他们更加忙碌。

首都稳、全国稳。为全力保障首都“空中动脉”运输畅通,这家酒店被指定为北京唯一一家承接外航机组人员闭环管理接待任务的酒店。自2020年3月23日起,这家酒店已累计保障26家境外航司的机组人员1.8万人次,安全转运外航机组阳性人员146人次,创造了北京市疫情防控保障酒店“保障服务时间最久”“零失误、零感染、零投诉”的纪录。

这是1月31日拍摄的首都机场外航接待酒店“红区”入口,外航机组人员从这里进入酒店。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9人自愿报名进闭环,艰辛努力超乎想象

一盘热腾腾饺子、一张新春贺卡、一份新年礼物……除夕中午11点半,首都机场外航机组人员隔离酒店“红区”内,29名员工提前吃上“年夜饭”。尽管提前半天就餐,面对持续的防疫“红区”入住高峰,也只有轮休人员能抓紧时间快速吃几口。

每一天每一秒都是硬仗!从今年1月27日到2月4日冬奥会开幕前,随着冬奥包机陆续抵京,这家隔离酒店迎来入住“峰值”,整个“红区”三层楼240多间客房全部住满。

除夕下午,一辆满载外航机组人员的客车刚停下,酒店礼宾员立刻引导空乘人员沿划定的防疫动线前往大堂;前台接待员按照事先传真的空乘名单,查看护照、录入信息、发放房卡;防疫和安保人员回应问询、指导防疫,有条不紊。

“除了工作就是不停刷手机,紧盯每趟航班时间表,不能错过接机。外航机组人员长途飞行后很疲惫,北京冬天气温低,要把入住时间压缩到最短。”酒店前厅部防疫工作组负责人李燕说。

外航机组人员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顺义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志红介绍,为全力保障我国首都“空中动脉”运输畅通,严把疫情防控关口,这家酒店专责承接外航机组人员闭环管理接待任务。其中,李燕、张继芹等9名自愿报名进入酒店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全程接受封闭管理,“付出了超乎想象的艰辛努力”。

两年多时间里,这家隔离酒店防疫手册已更新至第十版。“每一版都凝聚所有防疫人员无数心血,从无到有,蹚出了一条国内酒店防疫隔离的标准化流程。”酒店安保部主任谢小林说。

不仅接待住宿,也提供家的温暖

“在我们眼中,这些飞行员都是英雄,疫情期间联通中国与世界。虽然机组人员通常只住宿一晚,但我们会想尽办法提供家的温暖。”酒店负责人刘志强说,疫情当前,接待外航机组人员已不是简单的商务服务,“唯一”意味着责任,关乎中国对外形象,安全和服务质量容不得马虎。

在酒店厨房,记者看到厨师李小江正在手写菜单,详尽备注每位入住空乘人员的餐饮需求。“为了保证冬天饭菜不凉,同事都是跑着去送餐。”李小江说。

两天前,李燕在办理退房手续工作时看到,英国航空一名机长佩戴的N95口罩破损。“我马上给整个机组换了新口罩,还赠送酒店的笔作为春节礼物,机长当时用英语对我说,‘谢谢!你们值得一切赞美。’”李燕说。

这是1月31日拍摄的酒店里的航班信息显示屏。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除了干净温馨的客房环境,安全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客房部主管张继芹介绍,每天上岗前,她们必须要做到一级防护,完整穿戴好防护服、头套、N95口罩、手套、鞋套、护目镜等“防护六件套”。

全副武装后,张继芹开始一天的工作。首先使用喷雾式消毒壶,喷洒在房间每个角落,静置半小时,之后开窗通风,把所有床上用品装袋密封消毒。房间污染区打扫干净后,她返回工作区更换新防护服,再去更换棉被物品,同时用酒精擦拭电话,用消毒水擦拭所有家具表面、门把手以及客人能够触碰到的地方。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都做得标准,才能早日结束疫情。”张继芹说。

张继芹在处理外航机组人员使用过的床上用品。(受访者供图)

最多一天换26套隔离服,汗水把鞋套装满

“确实很多次想过放弃,但做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这是采访中听得最多的“答记者问”。

张继芹的家离酒店仅5公里,但是她进入闭环管理后,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每次换班后,张继芹都要和儿子打个视频电话。“上个月老公把腿摔坏了,行动不便,儿子刚好放寒假,主动照顾他爸爸。突然间感觉孩子长大了,总说‘不用操心我们,您要照顾好自己。’”张继芹眼泛泪花、语带哽咽:“儿子去年高中毕业,我都没能陪他高考和送他入学,想起来就有点难受。”除夕这天,她牵挂的是父子俩年夜饭吃什么。张继芹说,以前年夜饭都是她做,有儿子最爱吃的可乐鸡翅、酱猪手等满满一大桌。

张继芹在对客房卫生间进行消杀。(受访者供图)

“最想吃妈妈做的川味年夜饭,特别是油炸酥肉,那叫一个香啊。”能吃上妈妈做的年夜饭,是李燕和同事们的期盼。“当和爸妈视频对话时,实在没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谁都想回家过年,但真忙起来完全没时间想这个事。”李燕说。酒店“红区”主管卢阁穿着全套隔离服和记者视频时说:“每次和两个女儿视频都想流泪。”

张继芹介绍,进入闭环工作后,她的眼睛被消毒液熏得肿胀疼痛。窗外阳光映入眼帘,就会止不住流泪,“不少同事和我是一样的感觉。”

“每接待一趟航班,前台工作人员就需要换隔离服,最多一天换了26套隔离服。手上还要不停喷洒酒精,一天下来,手几乎没了触觉。”李燕说。

“一间房打扫下来差不多40分钟,客房打扫完,全身尽湿,汗水能没过脚面。”张继芹说。

当初,李燕等人主动报名进入“红区”工作。虽然工作量大、防疫要求严苛、长时间不能出去,“但既然自愿选择这份工作,就有责任做好,不能轻言放弃。”李燕说。

外航机组人员和李燕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再详尽周到的防疫计划,都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在的地方就是国门。”刘志强说,按照既定计划,正在全流程严格培训新人上岗,等眼前冬奥“小高峰”结束后,会立即启动轮休,将这些幕后英雄们撤下火线,让他们回到亲人身边。

繁忙的工作之余,爱生活的李燕坚持健身和自学英语。李燕说,期盼疫情快点过去,能和小伙伴一起去吃四川火锅、去国外旅游。说话间,汉莎航空的一班空乘人员抵达隔离酒店,李燕和她的同事们又忙碌起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