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4月8日,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获悉,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六个机制和27项重点任务,其中,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中明确“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推动绿色金融多元化创新发展,推动申请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近年来天津市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绿色金融领域创新亮点频现。一方面,打造“激励+约束”的政策包。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构建天津市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天津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全市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截至2021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039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11.4个百分点,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9.84%,绿色金融主要指标位居国内前列。去年以来,本市一直在积极争取申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目前正在按照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
另一方面,打造“产品+工具”的组合拳。金融局会同各方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形成了多项国内“首单”创新产品和服务案例。例如,在挖掘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结合于桥水库和北部山区的绿色生态属性,由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牵头组建了合计340亿元的银团贷款,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又如,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方面,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完成国内首笔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碳排放权交易所系统“双质押登记”碳配额质押贷款。相关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国内首单租赁企业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首单乡村振兴资产支持票据等首创性产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交易量突破6300万吨,总体交易量排名全国第二。
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服务绿色发展、服务双碳战略、服务生态价值实现中必须主动作为,也大有可为。后续,市金融局将对标对表《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会同各方继续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双碳工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加快构建符合天津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的绿色低碳金融体系,强化政策制度创新,积极发挥天津金融全牌照优势,为绿色低碳领域提供综合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培育绿色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加大金融资源和资金的倾斜力度,为绿色低碳领域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天津市金融局将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天津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的组合叠加优势,积极申请建立全国绿色金改区,推动形成更多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典型案例。此外,不断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市有关部门和各区进一步梳理绿色产业和项目,组织金融机构强化对接,用足用好碳减排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为绿色产业和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活水,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董立景 摄影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