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中建三局建设者在天津市人民医院项目现场一起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该项目春节期间将继续施工以确保早日交付使用。 本报记者 张磊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入户解决居民群众户内设施老化、故障影响用热质量问题,切实改善居民用热质量。民心工程承办单位供图

.  天津北方网讯:民生承诺重在兑现。昨日,市民心工程办公室就2022年我市20项民心工程落实情况向群众交账。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克服困难,积极抢抓进度,全力推动民心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截至2022年12月底,20项民心工程涉及的43项具体工作已全面完成。

.  强化民生服务 实施兜底保障

.  一是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筹集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60个、6.1万套(间)。累计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731户。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4.64亿元,惠及7.8万余个家庭。

.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医保门(急)诊报销待遇,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医保高档缴费参保人员在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医保支付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序放开了居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报销,居民医保高档和低档缴费参保人员在选定的1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医保支付比例分别为50%和45%,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3.78亿元。自2022年7月1日起,我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月人均提高了90元,共惠及12.6万人。

.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落实“稳就业32条”,制定出台“稳就业14条”和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全年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976场,6.2万家企业提供125.8万个岗位,帮扶3.1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9.0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05万人。

.  四是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对2360户进行门铃、扶手安装等无障碍改造,向4001户发放盲人手机、防走失手环等无障碍产品,累计惠及残疾人家庭6361户,实现改造家庭残疾人满意率100%。开展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技能培训2530人,通过进行“三懂两会一掌握”专业培训,有效提升了为残疾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水平。

.  五是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完成40187名农民工、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职工免费查体。开展职工大病救助,发放救助金6254万元,救助1736人次。

.  六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托管服务,完成服务面积41.41万亩,服务小农户3.21万户,兑付补贴机具9531台。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培育认定“津农精品”新品牌28个,品牌总量累计212个,创新运营“津农精品”展示中心,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完成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总计53.46万亩,全年稻渔综合种养渔获物产量达5000余吨,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

.  完善基础设施 方便群众生活

.  一是全力保障供气供热。完成燃气旧管网改造100公里,供热旧管网改造108公里,同时开展城市供热“冬病夏治”,对8992户终端用户室内供热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用户室内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  二是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3条。提升改造农村公路211.5公里,维修改造桥梁20座。建成天山北路、望湖路、嘉和路、博山道等10条城市道路。

.  三是增建公共停车设施。新建河东区中山门团结北里、津南区葛沽东湾公园等27处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7119个,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在全市178个老旧小区的周边128个路段,规范设置了夜间限时停车区域并出台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便利停车措施,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  四是提高供水排水能力。建成津滨水厂二期,已并网运行,能够满足周边178万人用水需求。建成登州路排水泵站,完善了程林庄路地区923公顷积水片区排水设施,有效提升区域排水能力。

.  五是建设智慧平安社区。在老旧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完成1029台电梯维护保养质量抽查,据抽查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全市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质量整体平稳向好。建成智慧平安居民小区2862个,全市累计建成7164个,实现我市城镇地区智慧平安社区全覆盖,依托智慧平安社区系统,产生预警提示类信息865.7万余条,可控性案件发案率下降了28.74%,提供破案线索1880条,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80人,有效服务公安实战和社会基础治理,我市社区智能安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提升服务品质 打造美好生活

.  一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含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01个,开设家庭养老床位1208张,培训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1102人。推进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实现全市254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云平台全覆盖;加强慢病管理中心软硬件建设,建成示范基层慢性病管理中心26家,持续提升慢性病管理能力。

.  二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5万个,其中小学学位3.37万个、初中学位1.13万个。

.  三是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近视防控能力,完成全市110万名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与视力筛查。新建未成年人“五爱”教育阵地200个。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12.2万人,诊断孤独症儿童580人,目前有426人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  四是拓展便民医疗服务。优化医保报销服务,各区医保服务大厅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代办服务。推动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开通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和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唐山市铁路沿线天津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和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全覆盖。持续扩大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全年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数增加211.24万,累计激活量为906.34万,激活率为78.63%,在235家定点医疗机构安装486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实现“刷脸就医”新模式。将糖尿病等5个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异地就医联网报销范围,在269家定点医疗机构启动了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为异地参保人员打造“15分钟异地就医便利圈”。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增专科护理、母婴护理和中医护理等20项服务,并确定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我市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基地。开展群众性、普及性红十字应急救护专题培训36486人,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人人学急救、你行我也行”的文明风尚。

.  五是建设便民商业设施。新建品牌连锁便利店114个,其中便利蜂27个、罗森38个、柒一拾壹36个、物美1个、华润2个、莎莎铺子10个。新建改造滨海新区第一大街、东丽区新立、西青区梁晨馨苑等9个标准化菜市场,已全部竣工开业,可满足周边12万多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  六是保障食品安全质量。新建区级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1008家,累计开展培训755班次、6376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活动245场次,入店定向指导3967次,开展督查1160次、互查254次。完成300批次“你点我检”食品安全抽检任务,合格率99.33%,通过抽检,及时发现并有效排除风险隐患,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七是治理城市噪声扰民。开展噪声污染防治行动,通过对工业园区边界和周边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达标分析和污染治理,全市47个工业园区实现噪声排放全面达标;对建筑施工噪声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全市累计出动26748人次,检查噪声问题点位8102个,办结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投诉11373件,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2%;持续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全市创建安静居住小区19个。

.  八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全年演出241场。举办第七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突出“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的特色,圆满完成“喜迎二十大”“文化惠民生”“书香润津城”“美丽乡村行”四大版块48项文化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津城文化建设丰硕成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依托“津工智慧平台”开展网上惠享超市、免费观影等惠工服务,全年投入惠工资金2500万元,惠及职工60万人次。

.  九是支持群众健身运动。建成社区体育园100个,健身步道20条,多功能运动场30个,笼式足球场10个,登山步道5条,乡村健身广场30个,对500个社区健身园和15个新(改)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设施完成更新和增配,均已投入使用。完成第二工人文化宫公园提升改造,于2022年6月13日开园,累计接待游客152.18万人次。提升改造50个社区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累计种植乔灌木3303株,栽种地被植物18194平方米,栽植绿篱814平方米,铺装草皮3889平方米,铺装园路14885平方米。圆满举办天津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共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61个大项,涉及1615个小项,21981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产生金牌1260枚。(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