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河东区的广瑞西路上,一座古朴庄重的茶色洋楼静静矗立着,黑底金字样式的“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是一面旗帜,旗帜下汇聚了一支赤诚找矿立功、笃信地质报国、默默担当奉献的地质侦查队伍。

.1952年初冬,华勘局成立,历经七十余载,一代代地质工作者风雨兼程、砥砺奋进,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黑色、有色金属和放射性矿产资源30余种、矿产地600多处,包括大型、特大型矿床16处,中型矿床57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的“工业粮”……

.一线找矿三十多年,他和矿山难舍难分


【资料图】

.这几天,华勘局地质矿产处处长谢建平正在马不停蹄地查阅搜集内蒙古通辽地区铅锌铜矿的资料,协助第三方做矿山的评估工作。

.前排右二为谢建平

.“我们正在对通辽某地的铅锌铜矿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建设,看看这个矿能不能建成矿山。”谢建平说,“今年的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要全面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们正在研究的铅锌铜矿如果开发建设成功对于国家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7月,谢建平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华勘局五一九大队工作。五一九大队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城区,农村小伙儿谢建平还没来得及体验城市生活,就因工作需要扎进了燕山深处的山村里,参与张家口市赤城县万泉寺项目工作。这个项目属于银金矿矿山勘探、开发范畴,如果勘探成功并顺利实现经营管理,对于华勘局延长产业链布局和国家资源增储具有重要意义。

.刚从学校步入实际工作,谢建平在找矿方面还是个新手。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去找矿是行不通的,找矿工作必定繁琐、复杂,是需要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认知、提升。在国际上有一个统计数据,要把一个勘探目标转化为一个矿山,成功的概率仅有1/300到1/500,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勘探师,找到矿山的几率又只有1/30。

.谢建平就是奔着突破这1/30去努力的,在冀北深山,他走遍矿山的每个角落,对可能存在矿的地方一遍遍取样研究,反复归纳总结,最终让这种小概率事件转化成了现实。“前期找矿排查阶段,要把25平方公里的崎岖山区走个遍。先走东边,东边没有再走西边,西边也没有,就去中间找。用了两三年时间,我们逐渐把范围由大缩小,最终确定中部位置有矿。”谢建平说。

.确定了中部位置,但接下来要敲定矿体的具体点位,这个过程更是不易。谢建平说:“打个比方,假如我们通过地质构造的方向或者周边岩石性质判断这片区域有矿,然后开始取样、化验,结果表明这里没有矿。这时候要重新分拣,再考察、再取样。”

.有一次,谢建平和他的团队发现万泉寺的某片区域可能是潜在矿的具体点位。“当时看到那片区域存在蚀变破碎带,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沿着岩石破碎的方向,追着走,把岩石敲碎,装袋、取样、化验后发现这里岩石的含金量在2克/吨左右,符合矿体认定标准!”

.“终于找着了!”谢建平和队友欣喜异常,继续开展接下来的钻探工作以进行综合评价。哪成想,钻打下去之后,第一孔,没有,再接着打第二孔,还是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没有矿吗?”谢建平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有矿,但是数据告诉他们这里没有。“这时候很难受,有一种大地跟我们开玩笑的感觉。”谢建平说,“但越是这样,越不服气,越感到好奇。”

.在地质圈,有这么一句话,“地质学——不是科学的科学”,也就是说,地质科学变幻莫测。“后来我们在开矿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矿长在了两个钻孔中间的位置,所以当时钻头钻下去取的样没有矿。然后,我们就长经验了,如果第一钻有矿、第二钻又没有、第三钻又有的话,就根据不同数值去取平均数,如果平均数符合标准的话,就把它定为矿体。”谢建平说,找矿不是一两年就能出成果的事儿,它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毅力。这些年来,他要么是在太行深山处、要么是在冀北坝上、要么是在热带雨林,今年55岁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驻扎在外地,一直没有停下从坦途踏上险峻、登临绝顶的脚步。

.“就是这么反反复复地找,一开始遇到挫折和难题会有负面情绪,会质疑自己从学校学来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但是随着时间经验的增加,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找矿工作虽然很难、很具有挑战性,但是当你不放弃,找到矿的时候,会很有成就感。找矿工作就像捉迷藏,找的过程很繁琐,要去这儿找、去那儿找,但是找到了,乐趣一下子就有了!”谢建平说,1989-1996这七年间,他持续在万泉寺找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地勘行业进入低谷。1997年,华勘局决定投资建设万泉寺银金矿。谢建平则负责建设万泉寺矿山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

.“我一个搞地质的,从事矿山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能行吗?”一开始接手这方面的工作,非专业出身的谢建平多少有些顾虑,但是很快,老谢就调整好了心态。“单位需要咱,咱就不能拖后腿!”

.为了扩充建设矿山的知识,谢建平每天不间断学习,一年365天,他只休息15天。“啥叫星期天、啥叫年休假,对我来说,都没有概念。”谢建平说,“心里面想的全是矿山建设的事儿。”

.所有汗水都有收获,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负。从1997年3月破土动工,到1998年元旦剪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勘的第一个矿山建成,并在当年投产见效,实现产值618万元,利润104万元。

.“后来,当我要从这个矿山离开的时候,面对原本发誓再也不想回来的山沟,却是万分不舍,因为那里是我地质梦想的启航地。”谢建平说,“这个矿就像是我的孩子,我陪他长到13岁,一朝分离,难掩忧伤。”

.2003年放弃假期投身南款矿山建设、2005年代表华勘全面参加460铀钼矿矿山建设、2014年只身投入老挝……20多年来,谢建平穿梭在巍峨太行的峭壁,经受着坝上风雪的煎熬,接受着热带雨林的炽热,但他从未示弱,从不言弃。而他参与建设的这些矿山,也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这些资源,迄今仍是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工业粮食”。

.在华勘,像谢建平这样的地质人还有很多。从成立至今,一代代华勘人风餐露宿奠基立业、爬冰卧雪立柱驾梁,当老一辈人将接力棒传到青年人手中的时候,他们也年复一年用青春年华丈量山川的广袤。

.有一些错过,是地质人的常态

.2008年,牛英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便主动请缨加入到老挝爬奔金矿的地质勘查、矿山建设、资源增储的队伍中。

.出生在华北平原地区的他,第一次面对国外喀斯特地貌、第一次感受热带雨林复杂的气候,诸多不适让他无所适从。

.“记得那是2009年1月,为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我和同事一行7个人,到驻地附近踏勘,边走边看,不知觉深入到热带雨林深处,等意识到时间已晚,准备返回时,天色却渐渐暗了下来。植被茂盛,悬崖陡立,来时的小路已经被隐没,我们迷路了,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密林中寻找一处空地待一晚。想着看到的那条绿油油毒蛇、探着脑袋寻找猎物的蚂蝗响、唱着小曲飞来飞去的巨蚊……我不禁打了个冷战。”牛英杰回忆说,“但是,当我想到在老挝项目的其他同事也在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我忘记了危险,义无反顾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2011年7月,面对找矿中遇到的瓶颈,牛英杰及其找矿团队一起研究,大胆设想,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9月后老挝雨季结束,新的一期勘查工作紧锣密鼓开始进行。“那时候,项目上人手不足,一个人往往承担两三个人的活儿。”牛英杰说,然而就在这个攻坚克难的时候,家中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父亲突发脑梗生病住院,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但在那时,项目上实在走不开人,如果少个人干活,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因为我一个人的事儿,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期。”牛英杰说,“当时只能跟家人尽力解释,好在我的家人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这也让我心存感激。幸运的是,经过治疗,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不然就有可能成为这辈子的遗憾和痛。”

.不光是家人生病,牛英杰无法及时照看。身在异国的他在爱人生产、孩子出生成长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也都错过了。

.从2011年牛英杰的儿子出生到2022年,这11年间,除了每年的休假期回去能和孩子见上两面,其他时间都是通话和孩子保持交流。“我还记得,我儿子7个月的时候就会叫爸爸了,爱人给我打电话,让孩子喊爸爸,心里特别激动,但也很愧疚。”牛英杰说,“孩子翻身、会爬、会站、会走路等等这些瞬间,我都错过了,而这些家庭身份的‘错过’是地质人生活工作的常态,‘舍小家顾大家’也是地质人的常态。”

.志之所趋,山止川行。在热带雨林地区,牛英杰和队友们一起每天背着行囊步行十几公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清晨五六点出发,晚上滞留山上搭帐篷过夜是常有的事。面对野外地质找矿遇到的一次次技术“瓶颈”,牛英杰坚持不懈,与现场人员实地一次次踏勘,足迹遍布矿区每一处,仔细寻找矿化线索,提出新的地质认识并组织专家研究,获得一次次找矿突破。

.“虽然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但我却看到了老挝爬奔金矿的‘翻身’与‘行走’。”牛英杰说,他见证了矿区探明金属量由最初的1.38吨,到2014年的15.36吨,再到后期深边部增储3.68吨,目前金属量达到19.04吨,这意味着爬奔金矿成为了老挝的标杆型大型金矿,也进一步助力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在东南亚,“天津华勘”已是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行业的一面旗帜。

.翻开牛英杰的微信朋友圈,有这么一段文字:“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谓的英勇把他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向你挑畔……雨林之行带来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在地质人身上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蹚不过去的河,因为我们是一名合格的华勘人”。

.最近的牛英杰又开始忙上了矿权开发和历史矿权恢复的工作,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他将一如既往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坚守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为新时代华勘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力量,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赓续奋斗。

.争做优秀地质人 为矿产资源增储上产献力量

.记者联系梁景利时,他正在河北承德丰宁杨营铁矿上忙着岩芯地质编录工作。“铁矿是国家的工业基础,进行深部勘查工作能为祖国增加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保障矿山可持续性发展。”梁景利说。

.杨营铁矿的整合开发始于2000年初,那时候虽然小规模矿山林立,但面临着勘查不系统、资源潜力不明的困境,制约着当地走矿业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2012年到2015年,杨营地区通过资源整合勘查工作,实现了增储目标,让原有的小型矿山达到中型规模,实现了找矿突破。但当时发现主矿体-180米标高是一个无矿段,认为矿体在深部就尖灭了;另外空白区一些小规模的磁异常没有验证。”

.2021年7月份,梁景利和其团队接手杨营铁矿的“攻深找盲”工作,翻阅前期大量的资料报告、仔细研究近些年探采数据、反复对比剖面地质和地表复核情况……“经过前期研究工作,我们初步认为这片区域并非稳定的单斜地层,可能存在褶皱构造和断层的情况。然后进行了翔实的地表、井下调查复核,尤其是5层中段近万米坑道调查后,基本认定以前所判定的无矿空间实际上是由于地层褶曲突变所造成的,主矿体深部还有矿。钻孔设计工作也由原来的1100米以内调整至1400米。”梁景利说,“这几年来,杨营铁矿通过“攻深找盲”实现找矿新突破,预测矿床可达一亿吨以上的大型铁矿规模。”

.在他看来,杨营铁矿“攻深找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丰硕成果离不开扎根一线的经验积累。“2011年-2013年作为技术员参与到国内外项目中锻炼,学习补充了勘查技术方法和流程,构建了自身的找矿理念和项目管理体系。2014年,被选派为技术负责参与到柴家沟钼矿详查工作;2015年转入勘探工作后,主持全区工作和勘探报告编制。”说起这个钼矿,梁景利不知不觉间打开了话匣子。

.“柴家沟钼矿能是个大型矿吗?”“感觉这个矿没啥意思啊!”刚参与柴家沟钼矿项目时,梁景利耳边经常充斥着这些声音。

.“有没有矿,用心研究后才能知道。”2014年初,梁景利进入到柴家沟钼矿详查项目后,就立即开始收集整理资料,熟悉矿山情况,他把当时的阶段报告和全区化验结果重新研究了一遍,发现脉状矿体圈矿方式不符合矿化特征和赋矿规律,于是主动作为、创造性地按照Mo≥0.02%圈定了全区的钼矿化体,直观反映了小规模纺锤体钼矿形态和全岩矿化的特点;并且结合陕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等国内典型矿床资料,认为本区勘查找矿空间大,矿体形态未完成揭示,矿床类型应归为斑岩型钼矿,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

.“斑岩型钼矿具有贫而厚大、易开发的特点,认定柴家沟钼矿为斑岩型钼矿,也就意味着这片矿区具有更高的勘查意义和开采价值。思路明确后,我就把想法写进了详查设计和论文里,后来经过系统工作认定,这里确实是斑岩型钼矿,我们的工作朝着这个方向走对了。”梁景利说道。经过不断的工程控制,柴家沟钼矿由原来的钼金属4万吨的中型矿山一跃发展成为了11万吨的大型规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心做、肯吃苦、善创新的梁景利探明的柴家沟钼矿,最终被认定为冀北地区第二座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荣获了第七届中国有色金属找矿成果二等奖。

.梁景利说:“找矿成果是我们牢记使命、践行初心的见证,是让我们不断迎接完成党和国家交办的探矿任务的更高要求。接下来,我将继续在地质找矿这个光荣岗位上,攻坚克难、踔厉前行,坚持专注和纯粹,争做优秀地质人,演绎精彩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记者手记:

.“能奋斗”“能吃苦”“能坚持”“识大局”“善创新”“很用心”,记者采访完华勘局的三位地质工作者后,这些词一直回荡在脑海里。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这三位地质人是所有华勘地质工作者的缩影——

.当他们决心找矿时,则山脉无遮、雨林无拦;

.当他们长年跋涉荒野与家人天各一方时,也始终充满着对找寻宝藏的渴望;

.当他们面对地球演化的几度沧桑和变幻莫测时,他们的步履也永远铿锵向前……

.正如华勘局党委书记薛辉所说:“华勘的这支队伍从成立开始,就秉持着找矿立功、地质报国的坚定信念,他们在崇山峻岭中挥洒汗水,在悬崖峭壁上镌刻足迹,在默默无闻中书写辉煌,为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工业粮食’,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天津日报记者 杜建雄 部分图片由华勘局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