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麦收嘞,开镰喽!”伴随着一声吆喝,静海区拉开了麦收的序幕。收割机轰隆隆前行,高速旋转滚筒将麦秆“大口吞下”,金灿灿的麦粒雨点般垂落在储粮箱内……
.37万亩小麦正丰收
.静海的4900多名学子刚刚结束高考,农民们就迎来丰收的时刻,可谓喜事连连。“麦收”寄托着农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资料图】
.37万亩小麦,这是静海今年麦收的“计划表”。
.“每年这时候是苦是累,但咱的好日子也是从这地里长出来的,现在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随着合作社不断壮大,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拖拉机手白林说。
.在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的麦田里,收割机有序推进,挥开了静海今年麦收的第一镰。紧跟着,中旺镇的蔡庄子合作社、唐官屯镇的翔和家庭农场,大邱庄镇津美街等合作社都将陆续开镰抢收。这是全年农业的第一个“大忙”、第一场“硬仗”,静海“三夏”麦收由此开幕。
.“眼下,我们的1000多亩地就要完成收割了。这些年,合作社置办了多台新农机,农技专家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实现粮食提质减损。”田埂上,合作社负责人周绍印笑容淳朴。
.蔡公庄镇副镇长王永利接过话茬说:“未来半个月,全镇将近3万亩的小麦将全部收割完。期间,我们会做好服务保障,让每一粒粮食都平安归仓。”
.周绍印是土生土长的静海人,10多岁起就跟着家里下地收麦子。那会,他不管多忙,都要回家帮家里人割麦子,或者说是“抢”麦收,因为这个季节最怕下雨,一场雨下来,还没收割的麦子就发芽了。
.周绍印捏着未收割的麦穗,拍了一段视频发在朋友圈。视频里的麦穗很饱满,镜头后他笑得可开心了。去年,合作社的小麦亩产在350公斤左右,他估计今年的产量不会低于去年。“今年4、5月份灌浆时,雨水足、天气好,小麦长得有劲儿。”周绍印说。
.今年,合作社种植小麦1000多亩,预计亩产能达到400公斤,按照每斤小麦1.27元算,抛去成本花销,每亩地净利润能到200多元,给社里带来200多万收益。同时,周绍印还成立天津市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周边合作社提供农机租赁服务。
.从静海全区来看,今年的种植面积37万亩,比去年多3万多亩,产量预计能比去年增加不少。
.也正因如此,今年静海的“三农”准备工作要比前几年提前,为了就是在“抢收”的关键时刻,能全力以赴,提质减损。
.农机、农技“双保险”
.其实,小时候“抢麦收”的急躁心情,周绍印现在也经常有。但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担心,因为现在手里有农机,还有懂农技的专业人员,可谓上了双“保险”。
.面对天气的“不确定性”,静海农业部门提前备战,组织农机服务小队下乡检修农机1100多台,协调12家农机经销商备足易损零件。
.静海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淑云介绍说,全区现在有谷物收割机85台、履带式收割机29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早已在田地里待命,只要具备收割条件,随时全力开动,确保每块地皮都有机可用,应收尽收。
.“夏收、夏种、夏管”中的每一个环节,静海都顶着一股劲儿,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精细化水平,增加农业稳定性。落实“吹哨报道”等服务机制,提前发现病虫害、肥力不足等问题。广泛铺开农技科普宣传,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村民收益。
.稍微闲下来,周绍印打开了微信群,里面有最新的天气预报。每天,气象部门会把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发在群里,农技人员会根据天气预报提供农业指导。要是碰上难题,一通电话,有专人上门解决问题。
.从“等问题”到“找问题”,静海扎实贯彻全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从根儿上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
.“针对眼下的夏收,我们延长了服务链条,从农机的电、油到粮食烘干,具体到每一块地皮、每一辆农机,力促夏粮丰收到手,秋粮基础夯实。”蔡公庄镇农技包保人员许红胜说。
.据了解,静海农业部门专门印发《静海区“三夏”农机化工作方案》,组成专项组,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就在“夏收”掀起热潮的同时,“夏种”开始推动。已经收割完的农田,正进行麦田后期管理,抓紧腾茬抢种。“三夏”农事正由“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仓”。(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