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攻坚之年。临近年末,松山湖科学城内各大重点项目加速攻坚,项目建设相继传来捷报。

近日,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举行工程移交仪式,这标志着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项目紧密围绕拟建的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需求,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和测试条件,为未来南方先进光源的关键技术预制研究、工程建设以及开放运行提供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也为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持。

除了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目前也已完成场地详细勘察,计划2023年内动工。在松山湖科学城的核心区规划面积上,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落地布局,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立足新发展阶段,松山湖将重点围绕信息、生命、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勇担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在带动全市科创体系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让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发新动能、闯出新天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添加新动能,努力成为世界级创新平台和战略高地。

科学大装置建设提速,塑造发展新动能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的建成使用,一定程度上成为松山湖提升原始创新能级的另一个起点。

走进X射线技术创新研究分平台,可以看到约4000平方米的大厅内被划分为高精度光学器件测量、加工与测试室、高性能探测器研制室和X射线方法学研究室等区域。据介绍,该大厅最大的特点是隔震,建筑基础震动降低到几十纳米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高性能实验环境方面的支持。

“南方光源是一个先进光源,体现在高精度。建设中要满足衍射极限、振动等方面的高性能指标,都需要通过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来摸索技术,把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自主化的研发。”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介绍。

此外,同样选址于中子源路旁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也在加快谋划,将成为松山湖科学城又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场地详细勘察,计划2023年动工。该设施的科学目标是建设国际最先进的,波段、性能以及应用终端覆盖最全的、以阿秒时间分辨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

“设施的建设必将极大地促进阿秒科学及先进激光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生物医药、能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支撑我国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冯稷介绍。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而基础研究则是催动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近4年来,注册用户超过3900人,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原创成果。

通过加快布局大装置、大平台,松山湖科学城正在构筑起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推进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实现领跑。“我们必须具有前瞻性,怀抱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事物,用创新去引领市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表示。

事实上,实验室共划分了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板块。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实验室已引进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团队27个,注册成立40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一座“悬空”于地面房间,身处其中,可以听到自己“心跳”声音……在全消声实验室内,湾区声学实验室负责人恽毅正在测试分析不同款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今年7月,中科院声学所、中国声学协会在松山湖共建了东莞声学产业创新创业综合体,松山湖音频实验室目前基本建成,已入驻中科傲科、惟声科技等4个团队。

“实验室将致力于深耕声学产业的团队孵化,为东莞声学企业研发的电声配件、电子产品提供缜密严谨的检验场所。”恽毅表示,随着湾区声学实验室产业化持续推进,实验室有望成为松山湖声学产业发展的全新助燃剂。

近年来,松山湖吸引了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一批一流高校院所及研究院加入,新型科研机构加速成为松山湖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带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松山湖已搭建起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低成本空间和标准化厂房等多层次、全生命周期成长载体,为创业孵化、发展壮大提供全链条成长空间。松山湖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640家、国家级孵化器15家,R&D投入强度达15.28%。

近日,松山湖水域内,科研人员远程操控着多艘无人艇,在水面迂回前进、劈波斩浪。天空中,数架无人机自主识别无人艇的位置,并在同时运动的情况下,精准降落在无人艇上。

这些无人艇,由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孵化的企业——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小豚智能”)研发。工研院牵头完成的自主无人艇机集群跨域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更一举斩获2021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东莞市近10年首次牵头获得该奖项。目前,小豚智能已晋升为国内领先的无人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小豚智能已成为松山湖推动科技创新从“顶天”走向“立地”的鲜活样本。目前,松山湖与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家,在引领基础与应用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孵化企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东莞乃至全省、全国创新发展大局中,松山湖科学城被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力撑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未来东莞将进一步加快从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而松山湖科学城则承担着为东莞再造创新引擎的历史使命。

为此,松山湖科学城积极主动下好先手棋,以源头创新激活“全链条生态”,重点围绕信息、生命、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增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优势,让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发新动能、闯出新天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添加新动能。

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到东部工业园12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再到全国首个开发者村加快谋划落地……今年以来,松山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也在不断蓄积。

今年前三季度,松山湖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77.26亿元,同比增长63.6%,增速较上半年(15.6%)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3.46亿元,同比增长401.4%。从数据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松山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今年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近1100亿元,其中3个项目将落地松山湖,投资总额高达86.9亿元。根据计划,松山湖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培育软件、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数字经济等产业。

目前,松山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已引进了虹勤、金蝶云、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知名软件企业,及语祯物联、益模智能等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企业,松山湖数字企业加速集聚。2020年、2021年,先后被成功认定为广东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和广东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松山湖数字品牌实力不断增强。

当前,松山湖正在加快建设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三大平台,争取招引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投资项目和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动能和潜能。

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松山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总指挥部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不断加强基金运作,加快构建起多层次的产业基金引导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赋能基地产业招商和培育。

(图片来源: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