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老师,您是我见过的最不像老师的老师”。王静是淮北卫生学校的教师,她的学生曾如此评价她:“您不但教我们知识,还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引导我们思考人生。”
多年来,王静的微信昵称一直是“静同学”。“之所以用这个名字,一是希望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完善自我;二是希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换位思考并成为朋友。”王静说。
学生周睿(化名)的成绩排在班级第四名,当她看到第一名起早学习时,她也早起;第二名利用午休学习时,她也放弃午休;第三名熬夜学习时,她也熬到半夜。“结果就是她早起晚睡全天都在看书,但根本看不进去,反复焦虑”。王静回忆道:“那时候她每天中午都来找我聊天。”
“我是压线考上的大学,当时不会说普通话,结果半个月都没说过一句话。后来豁出去了,发现其实没人那么关注我的口音,我就明白人不能想太多,想太多了就内耗,先强大自己的心,努力去做好当下”。王静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着周睿,周睿变得愈发开朗活泼。直到毕业工作,师生还保持着联系。
虽不是班主任,但学生们都和周睿一样,心里有事都喜欢找王静倾诉。亲子关系、恋爱问题、成长焦虑、学习困惑......有时会跟着学生一起哭,有时会与学生相拥。在王静看来,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如果解决得好可以治愈一生,如果解决不好要用一生去治愈。为人师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去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挑战。
“老师,我感觉您身上有光,能照亮别人。”学生的这句话王静一直记在心上。“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于我而言,我觉得就是一个积极的生命状态去碰撞另外一个生命状态”。王静说:“当老师成为一道光,教育才是温暖的。”
□本报记者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