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持续爆火。
(相关资料图)
但Sir心里还在想的是它——
今年最高分院线片。
《灌篮高手》这把火,让多少中年人青春复燃,重聚电影院。
但说来也奇怪。
这么多年过去了,点燃我们兴趣的动画仍然是《灌篮高手》《足球小子》《棋魂》。
国产电影票房节节高升,但怎么一直没有真正火爆的体育片?
就算好不容易有一部,也很窘迫。
2020年,《夺冠》多次改档后上映,记者问陈可辛:为什么国内很少有导演拍体育片?
陈可辛直言:“我也不明白。体育电影在全世界来讲,都是很好拍的东西。”
与此同时,陈可辛还有一部李娜的传记片《独自上场》,仍然在孤独候场。
今天这篇。
Sir想顺着陈可辛的话问下去——
国产体育电影,想拍好咋就这么难?
01
集体,个体
不是中国导演拍不好体育。
而是拍不好中国体育。
要拍好一个真实的体育题材,就不能回避体育在这片土地上的特性。
虽然我们有许多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有不少也成为了明星、偶像,但他们傲人成绩的背后,几乎都有底色——举国体制。
2015年,BBC采访陈可辛,问他为什么想拍李娜。
——仅仅是因为,她得了大满贯?
陈可辛提到的关键词,“自我的一代”。
影片不仅仅关于网球,也关于李娜如何代表了整整一代人,80年代的人真正构成了中国的一种核心力量。
中国是一个非常强调集体和国家的社会,所有的事情都不太关注自我。但我们在80后身上看到的,是“自我”的一代。
李娜有非常强烈的个性,你不能把她束缚在集体之中,因为她肯定会表现自己,在任何场合都会非常显眼。这在年轻的中国人中很典型。
后来,这部在澳洲已经杀青的传记电影,一直没有露面。
但陈可辛没有抹去他真正想讲的话——
打球,到底是为了谁?
为团队,为国家,还是为自己?
答案被藏在了《夺冠》的暗处。
美国归来的郎平,是领导眼中一意孤行的改革者。
八十年代,女排背负着独特的时代情绪,于是女排精神,成为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困境中,证明自己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图腾。
当年女排收到的指令是——
中国女排没有你 没有我
只有我们
可是,“只有我们”的女排精神,就像灼人的烈日。
它可以在集体一无所有的时候,照耀那条铺满荆棘的决胜之路,却也可以压制住,集体中一双双饥饿明亮的眼睛。
所以郎平真正重要的改革,不是科技与狠活的表面功夫,是两件精神大事:
一,为了组合强大的队伍,疯狂比赛,疯狂试错。
二,追问国家队每个人,逼她们直面自己。
原来在此之前,没有人在乎过,她们为什么要打排球。
农村出身的朱婷,体育是唯一的出路。
她在答卷上写:打球,就是为了爸妈。
这个答案,郎平不满意。
她逼朱婷进步的方法,是把真正的自己喊出来。
-你打球为了谁
-为爸妈
-不对 再想
-为自己
-那你自己,要什么
朱婷被逼急了:成为你,满意吗?
郎平还真不满意:你搞错了,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我。
但在集体主义的命题下,陈可辛没机会完成他完整的表达。
因为朱婷的找自己,又在集体主义教育中戛然而止。
球为谁而打。
当然只能是,也必须是你的国家。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陈文,秘密杀器丁松的陪练,几乎没有短板。
但出国特训的机会,要让给更年轻,经验更少的双子星。因为他尴尬的年龄,注定了团体冠军与他无缘。
这个角色,也像《夺冠》中与奥运擦肩而过的春蕾。
《乒乓》借陈文之口说出了金牌棋局中,弃子的惨烈心声:
当垫脚石的命 真的有意义吗
但它同样粗暴地书写了一个集体主义式童话——
陈文退役回老家,成了烧烤档老板,有光明的未来。
当他看见电视里,拿下世锦赛冠军的中国男乒,伴随高昂的国歌,他痛哭流涕,紧握拳头:
啊,我终于也赢了……
只不过这个“我”,在烧烤摊前,不会被电视镜头记录下来。
“我”只能够消融在集体中,把自己变成养料,来增添它的光辉。
国产体育电影里,嗷嗷待哺的自我,总在悄悄萌芽。但最后,只能无足轻重地融化在营养过剩的鸡汤里。
个体在运动中的痛苦纠缠,在对抗中的进退维谷,就像浮光掠影的幻灯片,始终服务于绝对强势的宏大主题。
浓墨重彩的高潮戏,永远要让位给观众席上汹涌的民族情绪,比赛场上只为冠军战斗的歇斯底里,训练时流血不流泪的义无反顾……
于是在这些电影里,我们可以怀缅集体的荣光,流下感动的泪水,收获一场高清回放的比赛现场。
国产的运动题材,并不会像《灌篮高手》那样召唤出你的运动热情。
它召唤出来的仍然是民族情绪。
如果没有一个争夺奥运冠军的故事,没有举国沸腾的集体情怀。
国产体育片还能靠什么来打动观众呢?
让观众观看完真正能爱上体育的电影,永远无法回避一个主题——
人如何通过运动,猛烈撞击自我。
02
成长,成绩
体育片当然是好拍的。
运动中激烈的对抗、百转千回的悬念被银幕无限放大,没有人可以抗拒这么霸道的多巴胺释放。
但如果问一个不爱运动的人,为什么要看运动片?
或许是因为,我们希望从强大的人身上,获得对抗庸常的勇气。
同样讲拿金牌,创历史。
《摔跤吧!爸爸》,真实故事改编,在中国狂卷十三亿票房,观影人次是《夺冠》两倍。
比起乒乓和排球,女子摔跤在中国几乎毫无群众基础,但不妨碍中国观众被打动。
因为它没有用世俗的成功,代替个体的成长。
阿米尔·汗演的爸爸,为了把有天赋的女儿培养成冠军,变成了超级暴君——每天五点训练,剪平头,不许打扮……
但在金牌决赛的前一天,父亲没有用家族、集体、民族的光环来绑架女儿,而是回归了女儿自己的困境和理想——
你要拿冠军,因为你上次就是被她打到满地找牙。
你要拿冠军,这样大家才会记住你。只有被记住了,那些仰望你的小女孩,才有选择另一种人生的勇气。
结尾,父亲被草包教练使计,无法出现在观众席实时指导女儿。
但女儿已经长大。
她可以凭自己的头脑和应变,完成一次属于自己而不是父亲的胜利。
这个结局可能不太真实,但它更接近生活的真相。
体育竞技的意义有无数个:阶层跃迁,挑战权威,为国争光……但如果要价值排序,这些都比不上——
成长。
不一定是登堂入室的成功,而是在一次次身体与灵魂的对话后。
成为你自己,成就你自己。
在中国人的语境里,体育的独立价值,很难被欣赏,被信赖,我们对它投射了过多由弱变强的集体期待。
于是电影里,只有当体育被赋予了其他功利的目的,才有被呈现,被讲述的资格。
国产版《五个扑水的少年》,改编自日本同名电影。
一群高三傻男生被体育老师“坑了”,意外组成男子花样游泳队,还要在全校师生面前做表演……
日版,就是主打一个无厘头。
男生学花泳没教练,就去请教训练海豚的大叔;没场地,就跟海豚一起学踢水,在沙滩练肺活量,在游戏厅跳舞提升肢体协调……
最后表演,难度系数:零。
姿势美感:无。
为了观赏效果,加入了反串、漫才、群魔乱舞……
但女生们就是会被柔美的男生吸引、老师们也会被学生的投入感动。
相比之下,中国版只保留了无厘头的笑料,精神内核变得……
很卷。
起初,学校不支持这个误打误撞的花泳队,觉得耽误了游泳队练习拿冠军。
那么,男子花泳啥时不被看轻呢?
能为校争光的时候。
这时光认真都不够了。
必须再加入一点……吃苦。
比如男主大半夜练后空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菜鸟变成能挑战专业级别高难度动作的高手。
Sir并不是说体育电影不能有拼搏付出。
但你会发现,为什么《五个扑水的少年》没有保留原版的内核?
因为日版的轻松、诙谐、无拘无束的青春——
在中国高中里,故事不成立。
学生不被允许去过“无用的青春”。
青春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是有用的。
要么用来学习,考大学。
如果用在体育,那就必须出成绩。
一“文”一“武”,本质上都是同样功利性质的——为了以后的出路。
唯独不能为了此刻的欢愉和享受。
享受青春,享受运动,好像是有罪。
所以中国版的花泳表演。
目的也是要证明中等生可以团结一致、斗志昂扬、技惊四座……
而日版里,动作专不专业,根本一点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在只有一次的青春,收获了更闪光的自己。
但我们又很难苛责中国版的改编。
毕竟,当现实中的体育训练,是走出贫瘠和落后的通天塔,是特长生的高考加分项,是以国家队为归宿的极限内卷……
谁又能相信——
观众能欣赏一种玩不出成绩的冷门运动,为没有功利心的青春热血鼓掌呢?
03
失意,失败
体育电影,总是跟热血和励志联系在一起。
但好的体育电影,从来不会将胜利粗暴地等于励志。
相反,它们总能举重若轻,将失败拍得比胜利动人。
完成《灌篮高手》漫画终篇时。
井上雄彦留下了一句话:“人生很多事情,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这话听着特别丧,还有点虚无,小时候Sir根本无法理解。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漫画要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不告诉我们湘北打没打赢全国大赛。
其实,井上雄彦把答案藏在了电影里——
拿一个冠军,重要吗?
重要。
有了夺冠的念头。
咋咋唬唬的樱木才会带伤上场,骄傲的流川枫才愿意给队友传球,我行我素的大猩猩才会直面内心的杂音,体力不好的三井才会疯狂给自己打鸡血,心里有创伤的宫城才会摆脱哥哥的阴影,成为自己。
但冠军,也没那么重要。
你看,当对流川枫轻蔑一笑的最强寸头小霸王,如愿到了美国打球之后,只能是平平无奇的小角色。
你猜,他又能拿到多少个冠军呢?
或许最现实的结果是,比牛高马大的美国人努力一百倍,也换不回一百分之一的成绩。
冠军是拿不完的。
这是体育竞技的残酷,赢和输,根本没有中间项可以选。
但体育的温柔又在于,虽然客观的标准只有一个,但你自己内心的标尺,可以有无数个。
只要你不断尽力超越它,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强大。
所以,才有了安西教练貌似说篮球,实则比喻人生的金句——
在《灌篮》的差评中,有很多来自对漫画意难平的死忠。
为什么唯一的电影,要把笔墨留给小个子的配角?
为什么紧张的比赛,得插入狗血悲情的童年回忆?
或许,杜琪峰公认最温柔的作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柔道龙虎榜》。
杜Sir说,拍《柔道》时,恰逢香港被SARS重创,当时大家很灰,很绝望。
所以,他想到了七十年代的香港。
但杜琪峰不想对香港人说教。
重复由上一代人创造的狮子山精神,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他找到了一个精确的比喻。
柔道的第一课,是要学会摔倒,立刻站起来。只要站起来,站稳了,就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电影的主角,是中年失意的司徒宝。
曾经的柔道高手,得了视网膜退化症后,自暴自弃,开始酗酒、赌博。
低沉到,曾经最敬重他的对手都不想理。
但电影并没有往俗套的方向走。
最励志的,不是司徒宝怎么在大家的扶持下,突然站了起来。
反而是,那些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的尊重。
司徒宝站起来之前,没人会嘲讽他的短暂失意。
对下属狠到爆的黑帮大佬,只因跟他打过比赛,就愿意给司徒宝借钱,哪怕明知他要去赌;
半只脚踩进棺材的师父,为了激励徒弟跑去参加柔道比赛,但愣是一句难听话没说过。
而当司徒宝站起来之后。
更没有人会因为他看不见就瞧不起,在对打的时候刻意谦让。
结局的决斗,司徒宝和梁家辉在漆黑的草丛开打。被摔在地上的梁家辉,忍不住睁开了眼想反击。
但最后一瞬间。
他收起了想赢的妄念,诚实地认了输。
宿命的黑,是杜琪峰电影永恒的主题。
但在《柔道龙虎榜》里,黑色,是接纳了宿命,不轻易妥协的黑,是陪伴着失明的司徒宝,夜色般温柔的黑。
这个黑色的世界,有输,有赢,有失去,有遗憾。
但最重要的是。
还有一个你愿意为了摸一摸,要付出很多狼狈的红气球。
其实。
我们的体育电影,已经什么就不缺。
真实动人的素材、最高规格的制作、庞大的市场基础……
唯独就缺一个,会飞的红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