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天,全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受疫情影响,双减后的这次寒假有些长,回归校园生活的学生们从生理到心理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的节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陈玥介绍了一些“收心大法”,家长们不妨试试。

允许有缓冲阶段

度过双减后的这次超长寒假,学生们在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回归校园后心理反差大,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自知学业任务重,在家长和学校的有效引导下会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稍差,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在刚开学的半个月时间里,不要强行遏制孩子的娱乐活动,可以允许他们度过一段缓冲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找到学习的“兴奋点”,顺势引导,促进孩子收心。

开学之初的这段时间,尽量把闹钟往前调一点,多预留出一些时间,晚上休息的时间也需要帮助孩子做相应的调整。为配合生物钟的调整,争取让孩子在着装上尽量穿校服,时刻提醒孩子现在已经复课开学了。人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状态,当身体适应了学校学习的时间安排,心理会更快地摆脱“假期综合征”,缩短身体的不适应期。

家长要明确角色

家长要明白,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不是监督师,不是纠错师,而是引领师,家长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行为层面,让孩子真正行动的方式是言传身教。当父母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爱上阅读,并在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自然也能从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很快适应开学的节奏。

开学后,当孩子没有目标的时候,家长要做好方向引导,帮助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计划要详细明确,精确到每个学期的每个阶段、每天、每个时间段,这样有利于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在持之以恒的磨合中形成真正有价值又适合孩子的习惯。

如果常规的收心建议孩子很难听进去,家长要学会停下来,做好沟通和引导,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可以尝试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孩子共情,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积极的言语。积极的言语不是单纯的夸奖和鼓励,而是引导沟通变得有趣、有的说,有效、可持续。比如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经过春节假期返工上班时也出现了倦怠的不良情绪,这是很正常的,无需焦虑,并向孩子介绍自己克服假期综合征的方法,一起付诸实践,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