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镜头记录下现场一名仪仗兵落泪的瞬间。

2022北京冬奥会的圣火已经熄灭,但我相信,大家对中国仪仗兵在开幕式上潇洒举旗、庄严升旗的完美表现仍记忆犹新。虽然过程只有2分钟,但每一秒,他们都彰显着中国军人的挺拔和伟岸,每一步都焕发出中国军人的神圣和自信。在每次任务中,亮相即精彩,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

战士们正在组装的架子叫踢腿摆臂架,一高一低两条白色标线专门用来训练踢腿、摆臂两个动作,卷尺测量每个动作的角度和距离,军容镜时刻检查动作是否标准,三角标线用来规范立定动作时两脚间的夹角。训练场上随处可见的测量工具,确保每一个动作都有标准的数据。

举起的手臂与身体成20°夹角,抬起的手臂与身体成90°夹角。这是在训练升国旗仪式中的举旗动作。

开幕式上,当国旗传递到战士们手中被高高举起的那一刻,现场立刻一阵欢呼,这个动作更加凸显仪式的庄重。为了让举旗动作更加有力度,他们将正步走中的摆臂动作改成了直臂,手臂抬起时要与身体成90度夹角。另一只举旗的手臂,在训练中,举起的是4斤重的哑铃,每天负重训练增强手臂力量,使国旗在被举起的那一刻更加平稳舒展。

一比一还原的升旗台,正步走4步之后,走向旗杆,传旗、挂旗、跨步、站定,脚下每一步的间隔距离必须精确到厘米。

训练中,像这种角度、距离的微调每天都在变化,差一厘米都不行。每调整一次,战士们就要重新定位训练。和以往升旗任务相比,这次最大的变化是挥旗的动作,因为开幕式现场升旗台位置的朝向问题,改变了挥旗的方向。

通常护旗手用右手挥旗,但鸟巢升旗台,为了使国旗飘扬的角度刚好面向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护旗手所站的位置决定了他必须要用左手挥旗。这对护旗手韩世忠来说,是第一次,也是巨大的挑战。

从加入仪仗队开始,升旗训练就是右手挥旗,方向、角度、力度、节奏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长期的磨炼,突然换到左手挥旗,一切都要重新训练。3个月来,韩世忠每天练习左手挥旗至少100次以上,他还坚持每天用左手拿筷子,用左手吃饭。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的左臂肿了消,消了肿,终于左手的挥旗动作能够准确有力达到标准,在开幕式上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022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到来,战士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加油,为体育健儿加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