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长城脚下
在左云县张家场村
77岁的张连印正扛着铁锹
穿梭在林间
早春植树造林的好时节
必须将新进的这批树苗尽快栽上
当了一辈子兵
在部队战士们称呼张连印“老首长”
退休回到家乡
张连印还是习惯乡亲们喊他的小名“平安”
从小在十里河边长大
张连印对故土的印象
是从一碗碗百家饭开始的……
乡亲,在张连印心中的分量很重。他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改嫁,抚养他长大的奶奶爷爷也在他13岁和16岁时相继去世。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乡亲们的恩情张连印始终铭记在心。
1964年,19岁的张连印入伍。在部队的淬炼下,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2003年,张连印一退休,就向家人吐露了一个埋藏心底的心愿:回到家乡,和当地人民群众一道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防风治沙。
小时候吃够了风沙的苦,使张连印对种树植绿有着一种难以动摇的执着。然而,那时在家人和乡亲们看来,张连印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了。张家场村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孩子们唱的童谣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想要在这里种树,谈何容易?张连印的倔劲上来了,他向村民们郑重承诺: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30年后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给集体。
卸下钢枪,扛起铁锹。2004年春,张连印带领乡亲们在新的“战场”投入战斗。修路、通电、打井、修渠、整地育苗……自己积攒的30万元积蓄很快就花光了。一辈子不求人的将军不得不东奔西走、四处筹款。
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大女儿张晓梅用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小女儿张晓花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起拿给了父亲。
钱筹到了,树苗终于栽下了。张连印和乡亲们憧憬着荒漠上的奇迹发生。可到了当年秋天,春上栽种的1万棵树苗,一棵也没成活。再次补种6000棵,依然是“全军覆没”。
痛定思痛,张连印开始思考“首战失利”背后的原因。他买来教材,上门请教专家,并协调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逐渐掌握了沙地绿化技术。经过再三比较,他选定樟子松作为主培苗种,采取“以苗养树”的方法种植。第二年,树苗的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张连印成了村民眼中的“植树专家”。
种树的头几年,脸和耳朵常常被风吹得掉皮,嘴上起水泡肿得老高,有时水泡裂开,鲜血就顺着嘴唇流下来。一次大女儿回乡看望,竟没认出迎面走来的父母,看着被风沙吹打得“面目全非”的两位老人,心疼得直流泪。而张连印有自己的“苦乐观”:“我种树,为党和人民做事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快乐。”
几年里,张连印先后培育出樟子松、油松、侧柏等20多个适应沙地环境的树种。他像当年爱护自己的士兵一样,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造林的第八个年头,张连印被确诊为肺癌。然而,手术后只短暂休息了几个月,他就又回到了植树工地。
看着日渐消瘦的父亲,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决定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帮他完成最后的心愿。2015年3月,42岁的他在部队已经担任正团职。为了帮助父亲完成最后的心愿,他脱下军装,回乡和父亲一起植树护绿。
初心如炬,照彻一生。如今,在长城脚下,1.8万余亩的绿色屏障蔚为壮观,昔日的荒山秃岭早已变为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