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天津这十年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天津北方网讯:2012年—2022年,之于600年建城史只是短短年,却是天津地铁的重要年。

每一条轨道线路的开通,都饱含无数轨道人的期待!相比于普通乘客,亲眼见证,亲身参与天津地铁建设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杨贵生,对天津轨道事业有着自己深深的眷恋,也目睹了天津地铁线路“朋友圈”的一次次扩容。

十年,随着天津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市民出行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切实提升了市民出行便捷性。自如把握生活节奏,也让城市空间的概念从“中心城区”扩展开来。在这年间,天津人真切感受到,地铁让城市变小了。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一个又一个里程碑,镌刻了新的历史——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5-2015)》。至此,23号线相继开通,2号线滨海国际机场站、3号线南站配套工程紧随其后,6号线分段开通……天津市进入了地铁大规模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

2021天津在建地铁里程高峰时达289.4公里。在地铁运营线路图上,天津地铁最早的1号线和9号线不再孤单,“朋友圈”不断地扩容,现在8条线路逐渐编织成网,而且越织越密。不论从北辰西青,还是从西青滨海新区,借助地铁错综复杂的网络,都可顺畅连通。

“每一条轨道线路的开通,都饱含无数轨道人的期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杨贵生说,一条地铁的诞生从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走访调查,到后面的建设施工、地铁保护等需要他和同事全程跟进

1990年,杨贵生来到天津工作。他这个“第二故乡”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天津近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路走来,见证了一条条轨道交通线路由线成网,再到迎来大线网运营时代,知道每条线路开通的背后,一定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为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轨道线路得到批复后,我们就需要梳理轨道线路在今后的建设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好报备,从而为之后的设计、建设工作夯实基础。”杨贵生说,巡查工地、对接施工单位,材料不够调配材料、人手不够调配人手,基本每天扎根项目,把工地当成了家。

在地铁3号线修建时,杨贵生就参与其中。线路从北辰区小淀站到西青区天津南站,在刚开始修建时,除了市区范围内,很多地方都是一片荒凉。随着地铁的建设,短短几年时间,沿线已经拥有了便捷的交通、整洁漂亮的街道,成规模的建筑,车流量、客流量越来越大。

天津南站随着3号线的开通后,客流量明显增加了很多。周边也出现了很多小区和购物点,和年一片荒地的景象相比,南站周边也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到南站大多数人选择打车或公交,现在随着地铁配套,在这边生活也很舒适便利,对这一片区域的发展,大家都充满了希望。

杨贵生和同事们高兴的是,天津地铁从最先的节编组,一共五六组列车,到现在一条线路节编组,近30组列车;运营间隔从15分钟,缩短到了最短4分钟地铁日均客流量从三四万人次,到现在已经达到了日均150万人次。

建设与保护文物和谐共存

“天津的地质条件比较差,水位较高,地质较软。”杨贵生说,跟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天津道路条件在修建地铁方面相对差一些。天津的道路大多是斜着的,但是地铁修建不能跟着道路倾斜。此外,天津城区建设相对较早,在市区修地铁还面临着市区的一些文物保护问题。

4号线南段工程在天津已经开通的既有线路中,是穿越历史文物最多的一条地铁线路。杨贵生回忆在修建时,东南角站的建设施工就与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和保护产生了矛盾。

“当时车站的长度是固定的,一端已经施工,另一端又碰上需要保护的文物。”杨贵生说,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设计团队一起研究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如何保障地铁的建设进度和运营需求。

针对文物保护工作可能对东南角站实施范围及进度产生的影响,团队提出了十多种运营和建设方案,以秒为单位不断优化方案,提高行车组织效率,并一次次与各方专家开会研讨,力求实现文物保护、地铁建设、地铁运营的三方共赢。

经过300多个日夜的方案甄选与优化,团队最终确定了“尾端停车”方案,保证了信号取证与土建进度、设备联调的整体进度匹配,为东南角站正常开通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地铁4号线完整运营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历史文物原址保护的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得到了和谐共存。

创下最快纪录

整体上看,天津地铁修建的难度比其他城市大,所以建设速度相较其他国内城市的确慢一些,但这主要是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没有这些干扰的情况下,天津创下了全国建设自动运行地铁线路的最快纪录

业内人士都认可,相同情况下,天津的地铁修建速度还是很快的。比如,6号线二期,34个月就建成一条全自动运行地铁,创下了全国建设自动运行地铁线路的最快纪录

刚刚开通的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8号线一期正线总长14.34公里,设9座车站,在渌水道站换乘原6号线,线路途经河西区、津南区和海河教育园区,通车后有效缓解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海教园广大师生的出行难题。津南区咸水沽镇、双港新家园等居民去中心城区更加便捷,促进津南区和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

“现在的地铁建设,如何更好地运用大数据分析、信息化智能化监测、智慧地铁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还要深入分析,不断提升服务。杨贵生笑着说,和原来纯人工操作和计算相比,天津地铁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全自动驾驶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还会运用到地铁上。

杨贵生表示,刚开通的6号线二期线路,已经实现了全自动运行“零”的突破,核心系统全部国产化,这是国内第三条建成运营的全国产化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运营人员和运营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标志着天津正向着“智慧地铁”的新时代迈进。

地铁的快速通达性大大扩展了沿线居民的出行区域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地铁建设进程的推进随着地铁网络越织越密地铁激活交通内生力量支撑城市空间拓展的功能会得到更加明显的发挥。”杨贵生说。

地铁十年,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可以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穿越城市,然而这是交通工具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津云新闻记者郭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