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天津这十年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的新时代·天津这十年》,16日来认识一位蓟州大山里工作的邮递员,来看看他的快递包裹,十年来有着怎样的变化。

48岁的刘大方,蓟州区下营邮政支局的支局长,也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从小在下营镇长大。25年前,成绩优异的刘大方,信心百倍的迎接高考,可他的父亲不慎摔成重伤。他不得不放弃高考,在家门口的邮局就业了。

邮局离家近,骑车也就十来分钟,刘大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那时候,通信、物流不像现在这么发达,90%的包裹都是信件,承载的常常是一家人的念想。孝顺的刘大方,特别理解大山深处的乡亲,对家书的那种盼望。

在大山里做邮递员,每天骑车走山路送信很辛苦,可他觉得,每一封邮件的背后,都是一份期盼,他不舍得辞职不干。营新庄村的陈合,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十几年前,陈大爷的哥哥定居四川,那时没有电话,哥俩的联系全靠书信,知道大爷盼着哥哥的来信,所以刘大方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陈大爷手里。有一年的冬天,山里刚刚下过了一场雪。陈大爷的哥哥来信了,顾不上雪后路滑,尽快把信送过去,刘大方抄了近路。

当时刘大方的胳膊和脸,都摔破了,缓过神来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摸邮包。

顾不上身上的疼痛,刘大方咬着牙,及时把信送到陈合手中,这件事过后,刘大方更加明白,山里通信的不容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架起来这个“桥梁”。刘大方投递的邮路,北起黄崖关长城,南到闪坡岭村,东起东山村,西到西大峪村,每一条山谷里有一个村庄,怎么进去怎么出来,没有一个串通连好的路。在下营支局,有一张刘大方手绘的地图,这些蜿蜒的小路,都是他25年来走过的。以前没有导航软件,只能靠这种方式,来记录每天行走的邮路。

随着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天津不断优化农村路网,为村民致富提供运输服务保障。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207公里,全部实现硬化路,村村通客车的目标。这条刘大方曾经摔倒的悬崖边的石子路,镇里已经进行了硬化拓宽,悬崖边还加了防护网,可以走机动车了。不仅村里的小路发生着变化,为了带动下营镇旅游经济的发展,2017年,津围北二线通车了,这条天津市最美的乡村公路,也串起了刘大方的邮路,不仅如此,蓟州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山里的人家,通电稳定,不少装上了电话,陆续有村民开始建设农家院。刘大方的送的包裹中,书信少了,电器多了。他投递的交通工具也变成了汽车,可以送包裹,搞物流。

从2020年开始,蓟州区实施农家院改造三年行动方案,把农家院升级为精品民宿。蓟州区还从政策、资金、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眼下,蓟州的精品民宿发展到100多家,刘大方寄递的快递包裹也“升级”了。

小平安村的祁艳军,干农家院有十来年了,从最初的三间房,到后来盖起两层小楼,年收入也从2万,增加到10多万,2020年,趁着区里的好政策,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祁艳军也把农家院再次升级改造,菜品地道、服务热情,一到节假日,有很多回头客。这两年,他总找刘大方寄件,把村里的板栗、核桃等农产品,邮寄到千家万户,让蓟州农品走出大山。

至今,刘大方仍然坚守在邮递员的岗位上,与其他两名职工,负责140平方公里范围内42个村的投递工作。刘大方说,十年来,他邮寄的包裹不断变化,伴随着天津推进乡村振兴的脚步,他也将在这条邮路上,一直走下去。(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