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2022年要打造“种业之都”,组织实施北京种业振兴方案。近期,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种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启动。

2021年,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种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一揽子安排。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同时文件提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等。

数据显示,粮食增产中良种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5%,可以说,农业的核心就是种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当前,种源安全已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各地纷纷加快推动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江苏重点培育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四川扶持一批领军型种业企业,培育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企业集团;河南计划2025年以内培育2家以上种业企业在境内市场上市融资,3-5家以上种业企业进入分领域全国十强……

种业振兴不仅涉及种质资源保护,种业科研与转化、商业化体系构建、相关法律政策,更涉及到当下我国种业科研现实、种业人才体系建设,因此,种业振兴需紧密联系现实。与此同时,种业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历史过程,需要时间、人才、相关数据验证等大量积累以及经自然选择多年沉淀,才可能逐步构建扎实完善的科研与转化体系,因此,种业振兴宜着眼长远。

我国种业大而不强只是表面现象,其更深的根源还在于种业基础核心研究相对落后以及种业产业体系构建滞后。据了解,我国种业申请的专利大多处在技术体系中间层,缺乏顶层核心技术和底层落地技术,不够硬核。数据显示,我国6000多家种子企业中,仅有不到100家具有研发能力。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育种队伍、育种专家数量世界第一、具有世界第二丰富的种质资源,但却面临“国外种子论粒卖,国产种子按斤卖”“一有风吹草动,进口种子涨声一片”的尴尬境地。此外,我国作物育种论文量世界排名领先,占全部论文量的20%,但是论文转化成果却不多。

我国种子企业“小而散”,就行业而言,集中度不高,育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多为低水平重复,难以形成突破性品种。此外,种子企业科研投入也不高。据报道,我国种企年研发投入总额40亿元,仅为德国拜耳的一半;种企自主商品种子销售收入总额也只与拜耳相当。

针对当前种业科研的现实,充分利用当下的种业科研人才,多举措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激发科研人才对突破性品种的研发积极性,具有现实意义。说到底,科研竞争还是科研人才的竞争。

在种业科研中,重复科研、科研成果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比如以产量标准来衡量一个新品种,大多数科研成果都是小步跑、一点一滴改进与提高,这些不断改进的品种大多没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浪费。笔者认为,与其依赖突破性种子进口,不如放开一部分优良有前途的科研新品种进入市场,不仅可以增加利润,而且市场竞争压力也可以促进科研不断改进提高。任何突破性品种与科研,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种业科研以及转化体系构建中,需建立以“我”为主、逐步突破的长期发展思路。一方面众多的专利技术保护,都是累积效应的结果,投机都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种业科研转化环节亦需形成长期激励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此外,在种业科研转化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把关创新品种的自然生态属性,对于育种形成科学评估与监管。

没有种子,就没有农业。没有种子的安全,就没有农业和粮食的安全。种业振兴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计,需着眼长远。(何翠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