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马上迎来兔年春节,市民陈涛早早列好了年夜饭的菜单——清蒸帝王蟹、香煎三文鱼、冬笋腊肉、四喜烤麸……十六道菜色中,四分之一都是今年的新增菜品。“咱天津人就好吃海鲜,螃蟹、皮皮虾,都是春节必备。今年我想换换口,来点洋气的。另外,这四喜烤麸、冬笋腊肉也都是地道的南方菜,搁以前也算是稀罕物了。如今去菜市场看看,各种原料都能找到!”这两年,一些时令性很强、很有特色的南方菜也逐渐摆上了天津家庭的餐桌,为陈涛这样热衷“研究吃食”的“老饕”们打开了广阔的“战场”。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菜市场里有着超市无可替代的城市烟火气,特别是自2021年1月《天津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菜市场通过智能化升级、多种服务提升,重新焕发了生机,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来。兔年春节到来前夕,记者走访了天津多个菜市场,探一探这些菜市场是如何留住商户、吸引更多消费者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轻人也爱逛菜市场

.对于掌管家中伙食的长辈们来说,菜市场无疑是他们最常光顾的地点。而近两年,菜市场的顾客群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特色菜市场”成了一些深耕本地题材美食博主钟爱的内容,甚至成为他们的流量密码。在这些视频的一条条评论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身边的“烟火气”吸引,悠闲地走在去往菜市场的路上。

.芮芮家住在河西区古海道新美菜市场附近,她对于菜市场的原始记忆几乎都和父母有关:跟着爸妈在市场里挑选蔬果、讨价还价,拎着大大小小的提袋满载而归。最不喜欢的是水产摊,总是湿湿滑滑的,满鼻子的腥气。

.上班以后,芮芮每天早出晚归,常常错过菜市场的营业时间,几乎很少再踏进去。但是眼看着市场外檐翻新,周边各类商户进驻,窄窄的古海道成了热闹的小型商业街,她感受到了菜市场汇聚的人气。直到去年的一个周末,她充当劳动力陪妈妈去菜市场采购,才忽然发现了这里的吸引力。“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菜市场感觉更亲切了。”芮芮告诉记者,“去超市买菜就是看价、结账,虽然过程方便快捷,但没有交流。跟着妈妈去转了一圈菜市场,我发现她跟许多摊主相熟,买菜的时候偶尔还会热络地聊上两句。”不仅如此,品类丰富、价格实惠、食材新鲜已经是一座座菜市场的“基本修养”,它不仅能满足大家日常的饮食需求,而且是平价菜品和小吃的聚集地。芮芮说:“现在我也能体会到爸妈逛菜市场的快乐了。”

.位于和平区的贵阳路副食综合商场是本市历史悠久的副食商场之一,也是最早一批进行标准化改造的菜市场,这里的客流近一半都是中青年人。“我们这儿的熟客好多都是周边学校的家长,妈妈们送完孩子一起结伴来买菜的特别多。”一位蔬菜摊主告诉记者,“与老年顾客相比,年轻人更关注蔬菜的质量和品相,而且特别喜欢新奇的食材。比如冬笋前阵子还没下来,就已经有顾客追着问了。因为有需求,所以我们备货也更齐全。尤其是周末,年轻人来逛菜市场的更多,我们还会追加十几种南菜特菜。别看我们菜摊才几平方米,蔬菜种类可有160多种。”位于市场一角的海鲜区,别看面积不大,3位工作人员可一直在忙碌着。“现在年轻顾客越来越多了,好多人不会拾掇海鲜,我们的服务就得跟上。别看我们是3个人,有时候也忙不过来,有人负责清洗,有人负责宰杀、切片、打花刀,还得有人看摊。”店主告诉记者。这时,旁边一位逛了市场来取鱼片的顾客也帮腔道:“没错,有的海货你不知道怎么吃,老板还能给你出个菜谱呢。”

.2022年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发布《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选择农贸市场作为日常购买农产品主要渠道的比例为77.27%,位居第一;随后是社区零售店和大中型超市,比例分别为46.84%、44.78%。菜市场能稳居第一,有着明显优势:可以货比三家,还能现场挑选。贵阳路副食商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崔连方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菜市场也同样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首先最要紧的改变过去老旧破的面貌,以干净整洁的新形象开门纳客;其次就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消费者。“拿我们自己来说,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你能买到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稀有菜品,加上品质放心、菜品新鲜、价格优惠,周边再辅以粮油副食品、美食等其他店铺,形成群聚效应。只有这样,菜市场才能留住消费者,甚至吸引市民远道而来‘打卡’。”

.“标准化”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农历腊八上午,旭日微暖,记者来到东丽区新立菜市场,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地面、摊位干净清爽,熟食区、水产区、蔬菜区、水果区等区域分明、秩序井然。此时菜市场内熙熙攘攘,人流如织。

.今年62岁的管师傅在新立菜市场卖大肉已经近30年,他告诉记者,早年间这里只有一片露天早市。“那会儿支个棚子就不错了,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四处漏风。周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都是常事儿。”2022年,菜市场标准化改造之后,市场的环境跟原来相比更是“天差地别”。“市场干净整洁了,菜市场的客流量也有明显提升。”

.如今,新立菜市场内全部铺设了大理石防滑地面,加装了多个大型空气流通扇,消防喷淋设施齐备,各个摊位的经营信息统一悬挂在每个摊位的门头上,智能化的无人扫码支付和智能秤也正在商户之中推广。标准化改造项目众多,却并没有影响商户的经营,用管师傅的话说,菜市场好像“悄悄地”变了样。据新立菜市场经理赵月霞介绍,整个改造工程几乎都是在晚上市场关闭之后进行的,历时半年多。“尤其是地面铺设这块,我们都是分区域进行,每天完成一部分,尽量不影响第二天商户的正常经营。”

.不同于一些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小型菜市场,新立菜市场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停车场——占地1万多平方米,近400个车位。这是2021年经营单位投入200多万元规划建设的。“停车场的建设太有必要了!”干果商李秀芬对记者说,“我们这离周边居民区不算近,开车买菜的人特别多。之前不少人围着市场乱停车,不仅影响交通,买个菜还提心吊胆怕被贴条。现在好了,他们能安心逛市场了,我们也能多卖货了。”

.“标准化菜市场”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才能更加规范有序。赵月霞告诉记者,市场改造后,运营方加强了经营、秩序、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6000平方米的菜市场内,共安装了50个摄像头,力争做到监控无死角,买卖纠纷第一时间处理;不允许车辆乱停乱放,统一引导至停车场有序停放;配备卫生专员,加强环境保洁。菜市场在摊位招商上同样有讲究,虽然一般都是以蔬菜商户为主,但在具体安排上还是要根据周边居民需求进行分行划市。“市场内有几家肉铺、几家水产、几家水果摊,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赵月霞表示,“2021年实施的《天津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从菜市场的规模、硬件设施、卫生保障,到管理运营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传统菜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引。”

.智慧加持让买菜更放心

.河西区三水道菜市场一个水果摊位前,商户李姐正娴熟地操作着智能溯源电子秤忙个不停,称重、收钱、找零、打印凭条……她忙里抽闲告诉记者,菜市场3个月前给商户们统一更换了新的智能溯源电子秤,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现金交易都能当场打印凭条。“凭条上,除了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外,还备注了摊位号,商品信息一目了然。”李姐语气中难掩满意之情,“智能秤由菜市场统一发放,对老百姓来说它就是‘公平秤’,商户不能随便在秤上做手脚,大家买着放心。而对我们商户来说,如果有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找到摊位,大家凭条说话,少了各种纠纷,对买卖双方都有益。”

.三水道菜市场是天津市雅乐氏市场有限公司旗下经营的众多家菜市场之一。据公司副总经理王亚特介绍,公司经营的菜市场均已陆续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家菜市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客群特点进行了个性化的打造。“三水道菜市场就是我们公司主打的一家智慧化菜市场。智能溯源电子秤除了商品追溯,从源头上杜绝缺斤短两,为居民舒心购物保驾护航之外,还是突破网络销售冲击的一个利器。它与各类App平台对接后,我们的商户直接可以从销售平台上接单,现在平均接单量已经达到了每天100多单。”王亚特告诉记者。公司还特别研发了一个 “乐乐菜市场”小程序,将旗下完成智能化建设的几家菜市场全部囊括其中,周边的居民通过小程序足不出户逛菜市了。

.三水道菜市场的智能化建设还融入管理中。水产商户小张5年前在标准化改造后进入了这家菜市场,当时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水产区与众不同的地面设计:“水产区中间的走道被设计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样式,通道两侧是长长的隐藏式排水道,不积水、没异味,看着就感觉爽利。”王亚特告诉记者,这种“泥鳅背”式的地面排水结构让商户和消费者都赞不绝口。这两年,经营方还对市场的水电计费系统做了智能升级,现在每个商户都可以像在家随时查电表和水表一样,进行线上缴费。“过去菜市场都是工作人员人工查表收费,水电公司来对账的时候经常会有误差,解决方式就是市场和商户共同分担,这里面谁用得多了、用得少了,难免产生纠纷。”王亚特介绍说,“智能升级之后,省了人工,也避免了纠纷,一举两得。”小张告诉记者,水产摊需要24小时供电,用水量也特别大,对于水电计费系统的升级感受更深。“水产品经营最怕缺水、断电,过去不管多忙总得惦记着这个事儿,现在可省心多了。”

.这些菜市场的变化并非个例。2022年,根据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中标准化菜市场建设项目的要求,本市完成了9家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目前,全市累计兴建标准化菜市场已超过320个。菜市场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对购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已越来越强烈。

.以“小市场”的发展助力“大民生”的改善,天津的菜市场正在不断更新升级中。(今晚报记者 田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