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大港油田获悉,过去的一年,该油田公司深挖地面工艺系统潜力,对“新地面模式”展开积极探索,为油田绿色发展解锁了新动能。

.  “新地面模式”实施以来,大港油田公司重点推进对标简化、绿色提效、科技创新三项工程,老地面场站退了休,石油工作者解放了双手


(资料图)

.  推进地面系统对标优化简化工程

.  早在2014年,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提出建立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新模式之时大港油田以油井软件计量和水井远程技术为突破口,按照“延、撤、缩、停、优”工作思路,开展地面系统优化简化工作,彻底取消了计量站和配水间建设,实现了三级布站到二级布站的转变,被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命名为“港西模式”。

.  2022年,中石油提出建设“新地面模式”理念,“港西模式”也面临升级进步、融合创新的新形势。“新地面模式”“强化对标管理,打造集约化、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简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虽然大港油田“港西模式”在一定程度已全面完成了油水井集输系统的优化简化,但仍存在接转站场发挥油气收集功能布局密度大、负荷不平衡、双管掺水工艺能耗高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大港油田深化地面系统优化重组,将优化简化工作从油水井集输外围向站场延伸,进一步缩减地面规模,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  绿色瘦身案例讲数据说明了一切。该公司所属采油厂王徐庄油田4座全部接转站设备“齐下岗”,集输系统年节电112万度,节气90万方,节约环保费用100余万元2022年,依托此采油厂管道泄漏污染防治工程,结合前期稠油冷输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建立“双高油井停掺冷输、多井串联单管集油、集约布置源头掺水”的区域个性化新型工艺模式,在作业四区18个井区实施工艺重组,实现掺水规模大幅降低与管道泄漏“标本兼治”。改造后,预计地面掺水油井由159口降至42口,年降掺水量39.92万方,降掺比例达到71.97%,年节气129.34万方,年节电72.73万度,降低管道失效次数85次/年,节约生产运行成本965万元/年。

.  推进地面系统绿色提效工程

.  2022年,聚焦清洁替代和储罐密闭治理,大港油田贯彻新发展理念,优选新技术,推进地面系统绿色提效,积极探索新能源替代路径和VOCs治理技术,应用光热、余热、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和储罐密闭技术,替代传统电能、天然气和VOCs治理,编制完成地面生产绿色替代方案、储罐密闭治理方案。

.  比如,在埕隆1601区块5#井场开展示范工程,该公司确定了“光热+储热+空气源+电辅热”工艺。投产后,年可节电150万度,节气52.5万方,光热利用率51%,年可降低碳排放2461吨,可减少燃气拉运费32.85万元。储罐密闭VOCs治理工程,预计可回收天然气约83万方/年,回收轻烃约550吨/年,年创效约280万元/年,减少VOCs排放量约3125吨/年发展前景一片广阔。

.  推进原油自动计量交接增效工程

.  比接转站场更接近油气源头的,是厂级原油交接”,这是采油厂生产产量的计量间,它也曾在历史中有过辉煌的地位。但是,随着公司转型升级、数智油田建设的新要求,这种采用人工取样化验、人工计算、人工出报表交接点已逐渐不再适应这个时代。

.  大港油田公司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按照“技术攻关、先导试验、持续优化、规模推广”思路,推进厂级原油自动交接,推动管理模式变革。

.  去年5月,随着大港油田庄一联合站原油自动交接系统顺利投产,大港油田8座原油交接站全面实现数智化,此油田也成为中国石油厂级原油自动交接的首家地区公司,成功开创了从传统人工模式到全方位智能管理模式的新飞跃。

.  这样的转变背后,有科研人员大量的试验验证。据了解,验证过程是建立在油井不同工况下综合分析的,试验数据近1000余组样品、5000余条,原油自动交接平均综合误差≤±0.35%,远低于国标综合误差≤±1%的要求。而且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减少劳动用工90人管理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大幅减少了原油化验频次,年节约溶剂油、玻璃器皿等耗材费用约100万元,降低了溶剂油储存、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风险。

.  “新地面模式”是大港油田坚持提质增效价值创造,成功蹚出来的新路,未来,深化工艺优化、流程重组,将瓶颈突破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方面大港油田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通讯员周松谢艳艳高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