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跟大娘走吧,以后大娘照顾你!”

.“您二老别发愁了,以后弟弟那儿我也照应着,咱一家人好好的就行。”

.话语很朴实,但肩上的担子却重了许多。面对家庭的实际困难与老人的愁眉不展,这位善良的妇女“挺身而出”,独自扛下照顾小叔子与小叔子儿子的重担,这一过便是十来年。

.她叫刘树营,居住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大寺村。1996年,刘树营走进了这个家庭,二十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来到这个家庭的前几年,她也像大多农村妇女一样,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侍弄农活,日子虽清苦,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人有旦夕祸福,不幸悄然降至这个本不太富裕的大家庭中。和刘树营丈夫差不多大的小叔子患上了抑郁症,弟媳妇扛不住家庭的压力,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留下一个儿子无人照顾。公公婆婆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身体日渐消瘦,从那时开始,刘树营的生活就这样定格了。

.孩子不能没人照顾,生活上也好、情绪上也好,正是需要人关心关爱的时候,刘树营想着怎么也不能苦了孩子,一定得让小叔子的儿子尽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没有丝毫犹豫地便提出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三天两天的临时照顾,而是在拉起孩子手的那一刻,刘树营便做好了把侄子当成亲生儿子养的准备,既给予生活的照料,也给他应有的教育和陪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护。这过程中,刘树营从未算计过多养一个孩子会给自己增添多大的负担,她说:“孩子怎么会是负担呢,虽然不是我生的,但也是一家人啊,是家里的未来,家里的希望,照顾他、养育他是我们做家人的责任啊!”

.刘树营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从那天起,他就三个孩子一起带。三个男孩子,吃饭、睡觉、上学,三兄弟一视同仁,事无巨细。在有限的时间和极其有限的财力下,刘树营也合计着尽可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和兴趣爱好,男孩子都喜欢踢足球,她便尽最大努力予以支持。兄弟们也会时常吵闹甚至打架,这时候刘树营总是作为“旁观者”,不拉偏架,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也让侄子渐渐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一员,大娘对他还有哥哥弟弟是一样一样的。反倒是孩子生病的时候,侄子会收到加倍的照顾,刘树营带着去医院或是诊所,发烧时会整夜整夜的陪着,在刘树营的心里,她总想让侄子在最需要关怀的时刻得到加倍的母爱。想一想,同时照顾三个淘气的男孩子,这其中的艰辛,恐怕也只有做妈妈的人才能够深刻体会。

.这些年间,每天早晨,刘树营都是先把孩子们料理好,然后同丈夫一起去菜市场卖菜。同时还要照顾年老的公婆,生病的小叔子,她既要给公婆清洗衣物,还要给小叔子送去一日三餐。小叔子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会有点儿愧疚但万分感激地对刘树营说:“嫂子,真的是给你添了大麻烦啊,还得帮我照顾儿子,还要天天来来回回照顾我。”刘树营总是笑着鼓励他:“这有啥,我就是多做点儿饭多添双筷子的事儿,你好好的,孩子你也尽管放心,好着呢,特别听话懂事,以后都是好日子呢!”

.时光荏苒,转眼间,刘树营已嫁进这个家二十多年。难能可贵的是,二十年来她的生活都是在这样平凡琐碎却又事无巨细中度过的,她没有对老人嫌弃过,没有甩过一次脸,没有埋怨过小叔子一句,这期间还经历了婆婆罹患癌症,她日日夜夜陪护床前,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公公婆婆总觉得这个家拖累了她,但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的头发从乌黑一天天的变成了白发。知道她的人都说:“她真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好嫂子、好大娘,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在她的精心养育与言传身教下,小叔子的儿子健康成长,去到一所技校求学,学习技能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贴补家用,小伙子总是说:“我大娘这些年带着我很辛苦,她又要摆摊卖菜,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还得看着我们几个孩子,还要照顾着我的爸爸,我长大了,也想帮她一起分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