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4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蜿蜒,1963个海岛如繁星密布,42万平方公里海域辽阔壮观……这是向海而兴的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家底,也是广东向海图强、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最大底气。


(资料图片)

.先天资源优渥让广东成为海洋大省,在经略深蓝的进程里,广东如何化“大”为“强”?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提出将“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将眼光投向深远海、建设“南粤粮仓”的广东,将如何启动这一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引擎”?

.在大洋深处唱响深蓝牧歌

.在广袤的外伶仃洋上,一座方形的“人造岛屿”在碧海蓝天中乘风破浪。从空中俯瞰,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台上,硕大幽深的网箱与海水相通,白色的金鲳鱼和褐色的石斑鱼各占一方。这是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自2019年在珠海的万山海域投放以来,已经有效缓解珠海海湾养殖压力,使养殖海域扩大到深远海,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

.将目光从这里向东西两侧延伸,在广东4314公里的海岸线上,广东发展海洋牧场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勾勒。

.拥抱新蓝海,拓展深空间。珠江口东岸,深圳正在建设首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艘10万吨级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2025年建成后预计年产量可达2.2万吨;位于粤东的饶平县启动建设岸上花鲈良种场,这些适合深远海养殖的花鲈新品系未来可年产3亿尾。位于粤西的湛江,205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和2个半潜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传统近海业态重叠的局面将被打破,网箱养殖走向深远海。

.渔歌四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领域新赛道正在加速形成,一个“海上新广东”正在形成。不久前,广东提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六字的路线图,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也就是广东的海洋牧场建设将梯度利用海洋空间,近海、中海、远海各尽其用,同时陆海全产业链发展融合。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当时

.一望无际的大海机遇与风险并存,挺进深蓝进也需要底气和勇气:广东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3倍,全省14个沿海地级以上市有45个沿海县(市、区),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两万亿,约占全省经济总量1/6,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还开启我国深水网箱养殖的先河,并最早实现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

.今天,广东实现“仓廪实”,依然要望向深海。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广东,全年都适合海水鱼类养殖,向海要粮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广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也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唱响海洋牧歌,实现“藏粮于海”的重要路径。

.用工业化思维打造万亿级蓝色新增长

.每天的清晨,广东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草潭渔港渔船靠岸的马达声、汽船的鸣笛声、鱼贩子的叫卖声混成一片,格外喧闹。这里是湛江养殖金鲳鱼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今年深海网箱养殖的金鲳鱼卖出了好价钱,渔民惊呼迎来了大牛市,越冬鱼码头价最高24元每斤,价格创历史新高,同比涨价8元每斤。

.海洋牧场,装备先行。“爆款鱼”的背后其实正是湛江完整的水产食品产业链在发挥强劲作用。在湛江,30多家的饲料加工厂年产水产饲料90万吨,约占全国水产饲料六成,深水网箱销售量约占全国的六成,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从网箱网具的制造到饲料生产,从水产种业到水产品流通加工,涉及深海养殖产业全产业链有七大体系,年产值达5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

.到2027年,预计广东省海洋养殖捕捞产值将达到3250亿元,海洋养殖装备制造产值能突破8亿元;冷链物流及贸易产值将超650亿,再加上海鲜餐饮、文旅及深加工全产业链,海洋牧场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带动海量市场爆发。

.现代化海洋牧场+想象空间巨大

.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阳西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这两年当地开始牧海耕田,今年春季,又一批鱼苗下网繁衍,到秋天渔民们就可以享受着别样的丰收喜悦。

.从阳西县沙扒镇乘上小艇,向外颠簸行驶5海里,宽阔的海平面上出现串串浮标。向远处望,大片风车耸立在蔚蓝的海面上,蔚为壮观。

.这里是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面积达497平方公里。

.经过几年的发展,风电区的海底下已经聚集了很多贝类、鱼类,风电企业也探索做起网箱养殖。水上产清洁能源,水下养绿色产品成为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在珠海在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上,游客朋友们既能听涛观海,欣赏海天一色的壮美,还能品味新鲜海产,充分感受“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越来越肥沃的海上“良田”也让休闲海钓成为一种新时尚。在汕尾,两个2000平方米的深海养殖的平台上,海洋牧场+休闲海钓两者融为一体。“生态池”养出肥美鱼虾,当地的海洋牧场也开始逐渐从近海走向远海,技术逐渐从粗放转为精细。

.践行深蓝梦经略海洋长风正盛

.初春时节,在江门的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格外热闹,大量鱼蟹和多种迁徙候鸟在此孕育后代,繁衍生息。整片红树林也犹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这里的沿岸的农田和村庄。

.而已是红树林面积最大省份的广东,今年又提出了更大的目标: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到2025年新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超过4.4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在持续不断生态实践中也迎来了大自然的馈赠。

.广东从80年代就开始建设的人工鱼礁,至今投礁293.1万空方,几乎重塑了广东近海岸鱼类生存环境。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场所,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恢复,由此建立起多层次海洋生态系统。

.以人工鱼礁为基础的“藏粮于海”遍布广东沿海,人工鱼礁也成为广东海洋牧场的重要基础,监测数据表明,人工鱼礁区单位水体生物量高于非礁区50%以上。

.建设海洋牧场,发展海洋经济,广东明确要近浅海上做“减法”,统筹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适度控制近海养殖用海规模,促进浅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中远海上做“加法”,向深蓝挺进;在综合开发利用上做“乘法”,推动水上、水面、水体、海床等立体开发,海上、岛上、岸上联动开发。

.经略海洋长风起,筑梦深蓝正当时。在现代化海洋牧场这片“新蓝海”,广东正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扬帆逐浪,耕海牧渔,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奏响了向深蓝挺进的宏伟乐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