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投诉重灾区的教培行业再度引发关注。其中,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中公教育登上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教育培训类企业一周投诉飙升榜榜首。
记者梳理投诉信息发现,消费者对其投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公教育“协议保过班”退费难问题。山西省临汾市的孟军(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反映,中公教育“保过班”退费难确有其事。自2021年10月与中公教育沟通退费事宜至今,孟军仍未收到退款。
据了解,2020年10月,孟军在中公教育当地分校报名事业单位考试保过班,缴纳学费17380元。双方签署协议约定,如未能通过当年的招录考试,将在30-45个工作日全额退还学费。
落榜后,孟军与中公教育沟通退款事宜。销售人员劝说其将学费转入2021年开班的三支一扶保过班继续学习。同年10月再次落榜后,孟军只想要回自己的学费。但期间多次与中公教育沟通,对方不是称北京总部的财务还没有审批,就是称打款要走流程,时至今日已历时半年左右。
“不投诉就不退款,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就在采访结束后不久,孟军向记者分享了他将于3月17日收到退款的好消息。
记者发现,除黑猫投诉平台外,还有不少网友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发帖反映中公教育协议保过班退费难问题。“多次致电询问退费进展均被搪塞过去,通过电话举报后,退款才很快到账”。记者还注意到,中公教育保过班退费拖延的问题亦成为福建省2021年全省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和消费维权的典型案例。
3月13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纪念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10个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例就涉及到中公教育“保过班”退费拖延。消费者张先生因未通过考试,主张退款,培训机构一再拖延。遂向所在地消委会投诉,经调解才终获退款。
事实上,中公教育并非首陷退费难风波。早在2020年7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就发布了《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中公教育等四家培训机构被点名,理由正是“退费纠纷数量居高不下”。
中国商报记者试图联系中公教育方了解情况,但接线客服表示自己只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咨询答疑,无权回答此类问题,并称对企业内其他部门的联络方式不清楚。结束通话后记者随即回拨,此时客服电话已无法接通。随后记者接到中公教育另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电话,在问询沟通后,对方依然称,不了解企业内其他部门的联络方式。
福建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培训服务前应详查合同内容,关注课程设置、师资要求、违约责任、退费规则等重要条款。签约时,不要预交大量费用,防止培训机构停业或破产时面临退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