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嘎近照。

“办公桌上摆上小花花,又是美美的一天。”“不去考虑体重,和美食相伴吧!”“女生们的友谊,来一起运动!”打开“95后”西藏姑娘卓嘎的微信朋友圈,活泼的视频、有趣的照片记录了她在宣城的每一天,青春、幸福、开心满满溢出屏幕。

“我是2021年1月份从西藏山南市来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收储交易中心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深深爱上了这座温暖的皖南城市。”每每提到在宣城的工作、生活,卓嘎总是眼睛笑成一道月牙说“啦噶宣城,宣城啦噶”(藏语:“我爱宣城”)。

初见贴心

两年前大学刚毕业的卓嘎,无意间看到了《就业援藏安徽省事业单位面向山南生源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安徽虽然她未曾去过,但是她知道李白笔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美景就在安徽。

看到招聘公告后,她马上打开手机“百度”,看看“敬亭山”的所在地有没有具体招聘信息。“宣城赫然在列!诗文里的宣城如诗如画,独特的皖南风貌是我在西藏不曾见过的。我根本来不及多想,马上提交了报名表。”说到两年前报考宣城的经历,卓嘎仍难掩激动。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卓嘎非常努力,白天夜里都在复习“刷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优异的成绩让宣城向她伸出“橄榄枝”。

“能去宣城工作生活喽!”带着对宣城的憧憬,很快,2021年1月卓嘎迎来了到宣城报到的日子。不过宣城离西藏有4000多公里,卓嘎的父母对几乎很少出远门的卓嘎很是担心:怕22岁的卓嘎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工作,有人会“欺生”。

于是,她的父母派出卓嘎的姐姐一路“护送”,并交代姐姐:“如果宣城不好,请立刻把‘头脑发热’的妹妹带回家!”

可没想到的是,原本“忧心忡忡”的姐姐脚还没跨入宣城“大门”,担忧就烟消云散。

“市人社局早就记下了我们的航班,要去合肥机场接我们。还仔细告知我们宣城的天气,嘱咐我们要带哪些常用的生活用品、药品。”卓嘎说,姐姐看到这些温暖的“小贴士”,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下来。

到了宣城市区后,从未见过面的同事也主动和她联系。“刚下车,就有同事热情地跑过来向我问好,帮我拎东西。”卓嘎回忆说,同事们为她的到来,早就做足了准备。有的当“管家”,忙前忙后主动帮她联系租房;有的当“向导”,带她和姐姐来到市区的各大超市“认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有的迫不及待地告诉她,你符合政策,不仅每年有20天探亲假,并且来回机票全部报销......

同事们的“热情似火”和周到服务,让姐姐放心离开,也让卓嘎迅速融入了集体,正式开始了在宣城的工作生活。

工作暖心

能在自己曾经向往的地方工作,卓嘎很是兴奋。不过,第一个月,初来乍到的她碰到了来宣后的首个难题:醉氧。

“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很明显。”卓嘎害羞地说,当时有些“社恐”的她,并不好意思跟同事袒露自己的情况。但细心的同事,很快发现她的“异常”。同事们上班会专门为她带一些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的水果,提醒她多饮水,帮助她快速改善器官功能,缓解醉氧状态。

身体恢复后,卓嘎又发现了第二个难题:语言难。

原来,初中后她才接触汉语,大学时期读的又是“藏族班”,所以到宣城前她能使用汉语的机会一直不多。因此开口说“普通话”,听懂“宣城话”,对她而言比较困难。

“领导和同事,对我特别有耐心。”卓嘎说,凡是和她沟通交流,大伙都会把语速放慢一点。凡是她听不懂的,大伙都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说几遍。就算是平时打车,司机知道她是藏族后,都会慢条斯理地跟她介绍宣城风土人情。

就是在这样温暖的语言环境中,现在卓嘎取消了手机原本的藏文输入模式,打字习惯改成了汉语。现在的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地道的宣城话也能来两句。

在市土地收储交易中心,卓嘎负责办公室工作,需要跟各个部门打交道。因为人缘不熟悉,起初她有点小忐忑。“中心的领导、同事,一直给予我鼓励,把工作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传帮带。”卓嘎说,两年来,在大伙的帮助下,她的工作也“渐入佳境”。

值得一提的,除了本职工作,她还承担了单位的部分宣传工作。

根据年轻人都爱玩短视频的特点,她把相关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用“新潮”短视频方式来宣传单位的工作。“起初有人担心我作为‘外地人’说不好‘本地故事’,没想到新媒体作品发出后赢得不少点赞关注。这就是对我在宣城工作最好的肯定!”卓嘎嘴角上扬,十分开心。

生活舒心

起初,卓嘎的父母总是牵挂女儿在宣城的生活起居。让他们意外的是,卓嘎在宣城火速结交了一批好友和“死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爱上了吃麻辣粉丝和小菜面!”在卓嘎看来,虽然西藏的食物好吃,但是种类却比宣城少。来到宣城后,徽菜和特色小吃让她大呼过瘾。几乎每半个月都会和在宣城的藏族朋友“面基”“约饭”,打卡市区各个餐饮店。

除了吃得好,玩得开心,也是她经常在电话里和父母“炫耀”的内容。

如今每天下班,卓嘎都和单位两位年轻同事前往健身房“撸铁”。每到周末,游山玩水是“必修课”。“敬亭山太美了,甚至比诗文中更惊艳。”卓嘎坦言,除了敬亭山,宛陵湖、韩愈文化园、梅溪公园、中央公园,各个钟灵毓秀。走在宣城,河湖漫布、层峦叠翠、远树参差,满足了她对江南所有美好的想象。

两年来,美丽的生态环境和温暖的人,让她有了“家”的感觉。曾经的陌生人,现在也都成为卓嘎的“家人”。

去年,卓嘎因意外脚部需要手术。同事们主动前来,全程陪伴,义务接送,每一个“走心”的举动,都让她倍感“暖心”。

“以前,我从未过过农历新年,只过藏历新年。我以为大伙过农历新年时,我在宣城就是‘孤家寡人’。”卓嘎感动地回忆,让她根本想不到的是,过年前同事们就争相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卓嘎能去自己家过年。

做好“宅”准备的她,过年异常繁忙。连续两年,她都在市土地收储交易中心工作负责人翟叶香家过得新年。不仅在翟叶香家吃香喝辣,还跟着翟叶香去亲戚家走亲访友、拜年做客,共享浓浓年味、共享万家团圆。

如今,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的卓嘎,也在视频里跟爸妈俏皮报喜:“啦噶宣城!我现在是‘幸福肥’,带过来的藏袍都紧身,快穿不下去啦。等疫情过去,马上就接你们来看我的‘第二故乡’......”(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