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的复函》,经省政府批准,同意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9月29日,淮南联动创新区揭牌,这标志着我市正式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一分子。

淮南加入自贸试验区“朋友圈”有何积极意义?联动创新区在哪里实施?有哪些具体建设内容?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负责同志就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有关问题作详细解读。

市商务局负责同志明确表示:“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将更大程度分享自贸片区的改革成果和溢出效应,标志着我市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进入了更高阶段,必将带动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更多更好成绩。”

建设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撑。自贸试验区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最高标准,也代表了开放高地的发展方向。在淮南设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不仅有助于淮南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淮南现有产业加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激发淮南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全面提升淮南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发展质量。

建设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是推动区域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可牢牢把握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遇,发挥靠近合肥的政治、金融、信息、科研教育等方面优势及淮南在工业、能源基础、要素等优势,主动对接合肥片区,在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建设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打造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成为合肥都市圈活跃增长极。

建设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是践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淮南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与高新区,高校数量居安徽省地级市前列,拥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具备较好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基础。设立联动创新区,有利于提升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和落地转化能力,加快打造皖北科技创新高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技术研发基地、长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重要节点城市,引领淮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淮南是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皖电东送”的主战场,建设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对于资源型城市探索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示范意义重大,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郑栅洁在淮南调研时作出的“加快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部署要求的重要抓手。

淮南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60平方公里,涵盖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平方公里、安徽寿县经济开发区40平方公里。聚焦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设立科技研发创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空港经济核心区、辐射带动发展区四大功能区。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改革探索,使能在淮南联动创新区复制落地的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做到应复尽复、全面推广; 基本形成淮南联动创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法依规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开放创新举措,力争自主探索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创新性的案例和试点经验;基本形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国际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领域打造一批一体化联动发展平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一批高质量功能性机构,打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努力建成示范带动全市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联动创新区。

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任务共9个大项、31个小项。从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协同探索跨区域联动合作创新发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扩大投资领域改革创新、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联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紧抓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九个方面,着力将淮南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动力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记者 周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