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份各房企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来看,在经历了新一轮行业调整后,“保交付”已成为各房企的共识,诸多房企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化发展”,转而比拼“交付能力”,故“交付力”成为产品力的重要一环。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交付力”是房企产品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成果展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房企对项目设计的兑现、施工质量的实施和控制,以及业主服务的后续。“交付力”作为房企销售阶段产品力的有力答卷,亦成为房企实力与竞争力的印证。

“保交付”利于市场企稳回升

据克而瑞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末,24个重点监测城市尚未交付的问题项目总建面约2468万平方米,占2021年商品住宅成交总面积比重达到10%。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难交付的问题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个房企手中,背后涉及众多家庭,可见“保交付”的重要性。

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基于此,房企无法逃脱“交付大考”,更不能“躺平”。对于房企来说,“保交付”才能保企业,把握“保交付”底线就是把握房企发展的基石;对于政府来说,“保交付”才能“稳民生”,才能重塑经济信心。因此,今年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时,出险房企几乎一致把“保交楼”作为当前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随着行业保交付行动全面实施后,各地“因城施策”也逐渐优化,有助于行业跨越信心恢复期,迅速恢复市场活跃性,房地产销售和融资同步回暖,楼市企稳回升,稳民生、稳信心效果逐步显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8月,房屋竣工面积为368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1%,比1月至7月收窄了2.2个百分点。从单月竣工面积来看,8月份单月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5%,尽管仍处于下降态势,但降幅已较上月大幅收敛33.5个百分点;若是从环比数据来看,单月竣工面积更是大幅增加42.5%。

8月份竣工面积的环比大幅增加,远超季节性规律,房地产数据显现结构性改善,这背后主要是各地积极保交付的政策产生正面影响,在频繁的政策出台后,预计将如期交付更多楼盘。

政策“组合拳”强力攻坚“保交楼”

自今年7月底国家首次强调“保交楼、稳民生”以来,解决“交楼难”问题已刻不容缓,各地政府也频出大招,针对“保交楼”密集出台政策。

在“保交楼”攻坚战中,资金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此,今年8月,住建部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专门措施,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进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供给端“保交楼”纾困基金的灵活快速落地,才能使“保交楼”有实质性进展,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

近日,专项用于“保交楼”2000亿元全国性纾困基金启动。据了解,这笔专项借款由央行指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现有贷款额度中安排,中国进出口银行或后期也会加入,未来可能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基金启动,资金的注入无疑是从具体举措上提振购房者的信心,更有利于维稳。

此外,地方政策持续加码。截至目前,已有近30省市出台“保交楼”举措,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自身的政策落地。郑州、南宁、湖北等地率先通过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投放专项贷款等方式,落实“保交楼”措施;在深圳,政府新成立了市属国有房地产纾困平台——深圳市安居建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由四家国企共同出资成立,自1月份成立以来,已成功盘活多个出险房企的涉险项目;东莞也曾发文进一步规范账户资金管理使用,管好预售款项,意图从根本解决“保交楼”问题。自此,政策组合拳亮出。

而在市场“保交付”行动中,民营房企无疑是重要的风向标,是一道安全底线。民营房企以碧桂园为例作出了表率与担当,以实际行动积极“保交付”:9月16日,碧桂园迎来实质性融资优势,首发15亿元政府增信中期票据,增强融资能力。这反映了政府对于经营稳健的优质民营房企的信任与支持,也体现了碧桂园“保交付”的能力和实力。

上一页1/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