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月28日是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开工首日,一些上班族出现了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等症状,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感到焦虑、空虚或是想要发怒。“这可能是假期综合征。”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张曦介绍,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不要慌张,要及时调整心态、规范作息,以缓解不适。

假期综合征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作息紊乱、失眠、精神不振、胃口不好,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导致工作、学习精力不济,面对工作时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

“上述症状一般出现在放假状态和非放假状态区别特别大的人群中,并非人人会有。”张曦说,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部分人群在假期里晚睡晚起,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假期结束后暂时没有回归到正常的作息,从而出现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身沉力乏。二是心理方面,假期前拖延的工作没有完成,返岗后新的工作任务又安排下来,不免让人陷入焦虑的情绪中,烦躁不安。

如何应对假期综合征?张曦说,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在假期里基本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包括作息时间、饮食运动等。当前已经返岗的人群也不要焦虑,可以将工作内容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制定好计划,从而获得更多的信心和成就感。“逼迫”自己立即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反而容易造成焦躁不安。

张曦给出了缓解假期综合征的4条应对妙招:首先,调整好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睡前不让大脑高度兴奋,将手机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听舒缓的音乐,按揉内关穴,以帮助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中午适当补觉,但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即可,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晚上难以入睡,导致熬夜恶性循环。其次,调整饮食结构。假期里免不了大快朵颐,节后建议一日三餐合理膳食,做到清淡饮食,细嚼慢咽,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少吃甜食,逐步让肠胃回到平日的“减负”“少盐”状态。吃得淡了,身体储水量减少,体重也会逐渐回到年前的状态。第三,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假期结束了要好好工作。刚恢复工作时要合理安排工作量,用最快捷的方式解决放假前的工作,避免日程安排过满,一时难以适应。第四,适当锻炼,调整体能。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节后可以慢慢恢复日常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单次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可选择较为轻松、容易入门的锻炼方式,如快走、慢跑,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且强度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或刚刚“阳康”,建议好好休息。

记者 王陈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