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即将进入内装阶段。预计2023年底,新馆将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 该馆的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为两座相对独立建筑,为此后夜间开放创造条件。

首博东馆建筑师透露,该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批新技术,涉及声学设计、隔震技术等领域。其中,主楼的242根柱基加装震安科技(300767)定制的特殊隔震支座(最大规格支座直径1500mm,设计使用年限均超过100年),为文物再添了一道保险。这在北京地区博物馆中尚属首次。

“北侧‘古船’是观众共享大厅,坚实厚重;南侧‘巨帆’高高扬起,是主楼。其间穿过一条水街。两座建筑承担着不同功能。”戴着安全帽,张宇指着两栋已经封顶的建筑侃侃而谈,观众共享大厅集展览陈列、数字化动态展示、教育活动、观众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博物馆开放模式。主楼由文物库房、文物修复中心、展厅、宣教教室等区域组成,并结合博物馆宣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和科普展厅。

博物馆人在新馆中精心布局,用动静分区的方式帮助观众静下心来观展。“从入馆到进展厅,安静等级层层递进。”一路往内行,主入口处,安检的“嘀嘀声”、观众的咨询交流,这些声音相对嘈杂;随后进入观众共享大厅,声音会放缓放轻,这里是开放式的展陈,可以承办一些文化活动;最后进入主楼,就到了绝对安静区,观众可以完全静下心来与展品对话。建筑师希望用三个功能区自然过渡,让观众不知不觉间进入观展状态。

主楼内也有声音分区。比如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和临展厅、仓储式陈列展厅等将集中设置,儿童展厅和一些社教活动教室会设置在建筑另一侧。

两座建筑通过三种方式互通。一种是从地面穿水街,宛若走过千年运河;一种是地下连廊,边走边欣赏小型雕塑等展品;还有一种是地上二层的天桥,感受立体展览的新模式。

其实,新馆的建筑就是展品,处处有新意。在地下一层连廊里,靠近主楼建筑的柱基处开了两扇规整的窗。隔窗往下望,观众可以看到隔震垫。“为了保护文物的绝对安全,新馆对主楼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242根柱基下方都加装了隔震垫。相当于把建筑放在隔震平台上,一旦遇上地震,隔震垫自身摇摆,将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国博物馆里应用隔震技术的并不多,据说在是首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