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十几岁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在风浪中出没时,祖祖辈辈生活在天津大神堂村的小渔民李永全想:什么时候能有一艘大一点的钢壳渔船就好了。30多年过去,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022年春季渤海湾海产品捕捞时间持续到5月1日,很多渔船抢抓黄金捕捞期纷纷出海捕捞,4月中旬,老船长李永全开上自己为了今年春捕准备的全新钢壳渔船,赶在涨潮时平稳地出发了。
靠海吃海,渔民们一直保持着涨潮时将船驶出渔港,到附近海域进行生产作业,待到满潮时驶回的习惯,“以前的木质渔船发动机才375马力,现在这艘钢壳的有510马力,这就意味着船开得更快,留给我们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李永全谈起自己打造这艘船的初衷时显得十分自豪,“以前渔民生产作业时,不管是天气、海产品量,还是安全系数,全靠自己的经验。”如今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在驾驶舱里,数字雷达、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一应俱全,“尤其是新安装的北斗,遇险时可以一键发送位置。”随后李永全指了指自己新装上的探鱼器,说这就是自己的“眼睛”,“这个也实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
这艘钢壳渔船停在码头,活活是个“大块头”,“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深2.6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李永全回忆起第一次将船开回渔港时,那心情:“可威风了”。这艘船吃水深、开着稳,能抵御10级大风,最远能开到韩国,“往后扩展渔业发展、出海救援都可以,不过谁都希望永远没有救援事件。”李永全笑呵呵地说。
当天,李永全和工人开往近海打捞海螺、章鱼和皮皮虾,到达相关海域起网后,当看到一条条章鱼、一个个海螺挂满网时,李永全开心极了,“这趟大概得有个三四百斤,收成不错。”在工人收网时难免看到有小虾小蟹钻到网中,他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看到后都将这些未成熟的海鲜放回海中。
富饶的渤海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渔民,渔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大海。“我们家族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海洋就是土地,鱼种就是麦苗。”李永全说,这几年渤海休渔期从“六一”后改到“五一”后,虽然留给他们收网的时间不多,但细琢磨起来也没错,“所谓现在网网有漏鱼,以后网网都有鱼,我们渔网网眼都比较大,小鱼自然而然漏出去了,绝对不过度捕捞。”
天津有句老话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李永全开着渔船回来时,批发商和市民早已站在岸边翘首期盼他们会根据潮汐涨落准时判断渔船回港时间,到码头边的集市采购最新鲜的“海货”。船靠岸后,打捞的几百斤海产品被抢购一空。
“小时候人们靠出海捕鱼赚钱、养鱼加工赚钱。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看海景、坐渔船、买海货。”李永全说,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同时他感受到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我们每次把渔船停在岸边时,都会有海鸥、大雁来吃一些剩下的鱼虾,没人轰它们,吃就是了。”
近年来,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今年春季捕捞品种有梭子蟹、海螺、皮皮虾、章鱼、梭鱼、花鲈、青蛤等10多种,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促进了渔民增收。与此同时,作为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一个渔村,大神堂也在努力发展渔村文化,坐着渔船看大海、体验渔民生活、吃海鲜,成为滨海新区特色旅游名片。从2010年开始,天津市为加快渤海海洋牧场建设,兴建渤海湾“蓝色粮仓”,按照《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管理,提升海洋牧场管护能力。李永全为人朴实,他说自己不会讲什么场面话,但却打心眼儿里希望祖祖辈辈经营的这份产业变大变强,“我从小就喜欢海,现在我的事业越来越好,日子也有奔头儿,我们渔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津云新闻记者 王敬怡 摄影 姜晓龙 设计 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