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2022年12月23日15时左右,随着一阵响亮的哭声,一直守在产房外面的孩子的父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经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一位怀孕34周“白肺”孕妇最终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12月22日下午快闭诊时,一位孕妇坐着轮椅来到医院产科就诊。这位32岁的患者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由于坚守岗位,直到怀孕32周才回家休养。然而,在家中安胎没几日,孕妇便出现发热、轻咳,自测新冠抗原呈阳性。经过对症处理,虽然已经不烧不咳,但憋气、疲惫症状越来越严重,短短10天体重就下降了8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诊医生刘侠君主任快速梳理病史的同时,对孕妇进行了初步查体,“患者血压、血糖正常,胎儿大小与孕34周基本相符,血氧饱和度84%,病情危重。”刘主任当即为其开通住院绿色通道,门诊护士徐志莹已为孕妇准备好吸氧装置,并一路护送孕妇转运至产科病房。

.吸氧后,孕妇憋气有所缓解,口唇和甲床青紫也有减轻。“新冠感染史结合症状体征高度可疑病毒性肺炎,妊娠期具有疾病隐匿、进展迅速的特点,但也应警惕心源性疾病及肺栓塞所致低氧血症,尽快启动多学科会诊、完善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为患者救治争取主动性。”产科华绍芳主任查看患者时说道。

.值班的吴璠和李晶医生一边安抚患者情绪,一边组织救治,双通道吸氧、心电监护、胎心监护、静脉采血、沟通病情,救治现场紧张而有序。

.经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患者低氧血症病因初步锁定为病毒性肺炎,由于患者孕周尚不足34周,吸氧后病情趋于平稳,可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予以促胎肺成熟治疗,以最大程度改善早产儿预后。

.23日清晨,产科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主治团队再次达成共识,尽快沟通患者进行胸部CT,明确肺部病灶的严重程度。在医务部牵头下,产科联合呼吸、感染、影像、麻醉、新生儿、ICU等科室专家通过MDT多学科诊疗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作为天津市首批支援武汉抗“疫”专家,呼吸内科赖雁平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王悦主任医师对新冠感染重症肺炎的凶险性深有体会,建议尽快终止妊娠。“患者宫颈不成熟短时间内无法阴道分娩结束妊娠,剖宫产具有快速分娩的优点,但医源性早产给孕妇带来的心理负担会显著增加产后出血风险,产后切口愈合、乳房护理、心理支持都应予以关注。”参与讨论的专家不放过每一个风险点,以保证手术万无一失。

.12月23日15时余,一名2270g的男宝顺利降生。经新生儿科段洋副主任医师复苏后,顺利转至新生儿科接受进一步诊疗。产科华绍芳主任与麻醉科王莹医生护送产妇,并与ICU刘健主任、王金莹医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交接。术后一日,间断无创呼吸支持、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抗炎、预防性抗凝等治疗使病情逐渐平稳。

.12月25日,产妇喘憋加重、氧分压陡然下降,呼吸衰竭程度加重,必要时予ECMO辅助治疗,救治生命的接力棒再次转交给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陈铁男主任带领团队经过深入分析病情,决定继续采取俯卧位通气、持续镇静、呼吸支持、改善营养、加强肺部护理等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案,产妇氧合指标较前明显好转。

.12月29日,复查胸部CT显示产妇肺部病变呈现进展趋势,触目惊心的“大白肺”让所有接诊医生都为这位新手妈妈捏了一把冷汗。

.面对挑战,心外团队抗炎、清除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冰冻血浆/白蛋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坚持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护理团队悉心照料、产科团队定期会诊,产妇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平稳,并于2023年1月2日成功拔管脱机,1月3日转入普通病房。10余日后,再次复查CT显示产妇肺部炎症明显好转。

.提前6周出生的宝宝也经历着人生的第一场考验,呻吟、呼吸急促、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均比其他34周早产儿更加严重,经治疗,患儿病情趋于平稳。12月25日,患儿突发呼吸困难加重,听诊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复查胸片提示右侧气胸,考虑新生儿气漏综合征,胸外科医生紧急会诊并行胸腔穿刺引流,坚强的宝宝又挺过了后续的“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终于在1月18日出院回到父母身边。

.历时近一个月,医院凭借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专业优势,完成了这场“生命接力”,确保重症肺炎孕妇顺利生产,成功救治母子。(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