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暨首届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启动仪式在无锡市新吴区中华赏石园举行。无锡市副市长秦咏薪出席活动。

首届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是依托国家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打造的文化活动,讲述千年历史文脉,打造年轻态古遗址研学路线,让人们见证千年遗址焕发新生,在体验中感知江南文明的魅力,不断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充满江南风韵的舞蹈《在水一方》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序幕。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无锡遗址保护宣传片、鸿山遗址数字文物以及“乐游无锡”非遗旅游线路,公布“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五星级项目并授牌,启动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体验中心建设,并以鸿山出土文物盘蛇玲珑球为原型创排的沉浸式舞台剧《玲珑球》,讲述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江南文明萌发的过程。

古遗址是城市文脉的历史见证。无锡古遗址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大遗址2处(阖闾城遗址和鸿山墓群),古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6处,考古前置实施以来,先后发现大坟墩遗址、丁埂遗址、浜斗上遗址等15处古遗址。鸿山遗址2004年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全国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正式挂牌的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9月,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南麓发掘出了吴家浜遗址,千年沧桑,一朝重现。启动仪式上,无锡遗址保护宣传片《方圆之中 千年一脉》以数字艺术复原的方式展示了一座商周时期的江南水城,再现吴越鲜明的生活习俗。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鸿山遗址博物馆为适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探索以数据为核心的博物馆文物智慧化管理新模式。鸿山遗址共出土文物2600余件,部分文物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在数字化技术已经成熟的今天,鸿山遗址博物馆携手南京博物院,将一批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文物,通过三维数据采集,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鸿山故地,用数字文物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秀水清山,风月无边。无锡现有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精微绣、留青竹刻、锡剧、二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361项,这些非遗项目散落在无锡各处,守护着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激发非遗活力,连接现代生活,彰显非遗时代价值,需要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吴之源”新吴非遗文化体验游等8条“乐游无锡”非遗旅游线路。

2022年,无锡市大力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工作思路,深挖文化内涵,叠加多元功能,为文物建筑植入匹配其历史调性的文旅新业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一批活化利用项目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启动仪式上对钱穆故居等8个2022年度“百宅百院”活化利用五星级项目进行了授牌。

作为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体验中心建设当天正式启动。这是遗址公园功能服务区的核心项目,位于遗址公园内西北部,总用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公众考古体验中心、考古工作站三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挂江苏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牌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遗址公园的展示利用水平,推进鸿山遗址核心品牌建设,推动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实体化运行,积极融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高质量推动吴文化综合研究工作。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暨首届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包括:开启6000年盲盒——探源马家浜文化墓葬;太湖文明之光——无锡重要考古发现图片展;了不起的吴越文明——跟着领队游考古遗址;走进考古现场,体验考古魅力;看得见的吴越文明——博物馆里看文物;世家望族 佳器天成——明代金银器等系列考古文物展,同时还将举办“西水市集”非遗大集、非遗购物节、“乐享非遗”专场演出,并启动无锡非遗共享工作室。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公众得以观摩考古现场、欣赏出土文物、体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接受考古熏陶、历史教育,深入了解遗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社会的过往与将来,进一步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文明体验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