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是赋能创新的鲜活动力。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不断创新开拓人才发展新路径,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速形成汇才引智的“洼地”。阿拉善高新区紧紧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阿拉善盟委、行署的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国内一流的“人才引领型高新区”,人才“引育留用”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飞跃。

倾心聚才,形成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阿拉善高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创新制度、精简流程、提升服务,统筹打好人才“组合拳”,以业聚才、以才兴业。制定印发了《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为阿拉善高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提供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通过异地协作引才,建立完善盟宁陕甘毗邻地区长效人才引进协作机制,并不断深化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院校的项目交流、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今年以来,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达成毕业生实习基地合作,第一批参加锻炼的47名毕业生已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高扬是在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就业见习的一名大学毕业生,2022年3月,他在了解到阿拉善高新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企业人才储备和就业见习岗位优惠政策后,到晨宏力化工从事仪表工作,由于年龄和学历符合政策要求,入职后就被认定为了就业见习生。高扬说:“这里的环境和待遇都很不错,不仅能够发挥我的所学,并且仪表涉及的东西比较广泛,可以让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据了解,阿拉善高新区根据上级文件确定人才储备计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招聘会、人才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各种媒体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发布人才储备政策,对离校三年内未就业内蒙古户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认真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储备范围,鼓励高校生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人才储备岗位,帮助其通过储备扩展就业机会。并严格把关储备基地认定流程,对申报储备单位的企业,经考察、评估、公示等流程后,就业部门与其签订《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储备高校毕业生协议》,正式授牌向社会公布。建立储备人员实名台账,摸清人才储备人员情况、技能水平、储备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储备服务,为人才储备人员报名、申报、发布、政策审核经办等提供便捷高效一体化服务。同时,阿拉善高新区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优化人才保障政策,按年度,人才储备补贴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就业见习岗位每人每月按照1980元的50%给予补贴,如果留用率达到60%按照1980元的60%给予补贴。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力度,通过开发企业人才储备和就业见习岗位,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有效提高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相关资料图)

育才引才,当好人才发展的“助推器”

阿拉善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向,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资金链“五链”融合。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出台“人才发展五年规划”、建立人才信息库。制定印发了《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医疗保健、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创业贷款等困难,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科研孵化、平台打造,用“真金白银”给人才“大实惠”。积极贯彻落实阿拉善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对接盟委组织部选派的12名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和到基层锻炼工作的2021年度定向选调生,做好挂职锻炼等工作。为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搭建政企合作桥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实施的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鲲鹏计划”,首批遴选10名新生代企业家纳入优秀年轻干部“薪火工程”,选派到高新区相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指定管委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新生代企业家包联互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36批次,切实对企业进行“把脉问诊、治病开方”,2022年12月,“鲲鹏计划”计划已入选全国非公党建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阿拉善盟沪蒙能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建亮就是“鲲鹏计划”首批遴选出的10名新生代企业家之一。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在阿拉善盟沪蒙能源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处处都呈现着开足马力、大干快上的建设场景,林建亮正在与施工方交流项目验收时要注意的相关细节,确保该项目如期交付使用。林建亮说:“企业入驻高新区以来,得到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去年我又入选首批新生代企业家团队,目前在投资促进局任副局长职务,在那里我系统地学习到了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办理的流程,同时为我们项目的高效推进建立了政企常态化交流联络机制,凝聚政企发展合力。”

优化服务,搭建人才引进的“直通车”

园区企业是阿拉善高新区努力实现工业强区的一个个细胞,高新区、示范区紧盯党工委总体发展思路担重任、扛主责,努力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以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大力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制发《乡村振兴“人才小院”工作实施方案》,梳理人才帮扶需求,排查征集专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通过人才选配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帮扶清单”,组建4个领域专家团队,组织30余名专家技术人才在高新区有序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6余次,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13件,集中解决突出问题10个。生态科技产业方面,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国家菌草工程中心首席专家林占熺、国家食用菌中心主任谭琦,在菌草治沙基地试验示范种植菌草3000余亩,完成1200余亩沙地的治理,探索了一系列菌草防沙固沙阻沙技术与应用模式,并建立起菌草治理流动沙地的技术体系。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及时给予人才引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奖补支持,兑现内蒙古圣氏化学有限公司新型医药化工创新人才团队荣获自治区2022年度“草原英才”50万元滚动支持资金。同时,高新区以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园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等27大类114家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创新载体,并引进国内知名双创平台建设新型孵化器。目前,拥有授权专利810项,自主创新技术54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7家,不断推动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向高新区集聚。阿拉善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新福介绍,近3年来,阿拉善高新区柔性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校教授等紧缺人才300余人和宁夏医疗领域著名教授、博士50余人,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优秀教师87人、“智汇驼乡·鸿雁归巢”高学历硕士研究生14人。打造包括人才就业在内的“六大平台”,建立了与甘肃民勤、宁夏银川、内蒙古赤峰市等区域人才合作体系,引进产业工人1万余人,开展技能培训2.5万人次,有效解决企业缺少技能人才的燃眉之急。未来,高新区将聚焦产业发展导向,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推动各类人才引育链、平台链、服务链融合发展。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高”“新”速度和澎湃发展势头,不断成就工业与科技梦想,先后培育了一系列科技研发平台,园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盛工程公司社会实践基地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博士工作站双双在阿拉善高新区揭牌。高新区以社会实践基地、博士工作站为“纽带”,搭建起“政、校、企”紧密联结的“桥梁”,共同打造“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为高新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内蒙古中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忠东说:“这次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研究生的实习和实践基地,彻底完成了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从研发到就业到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内蒙古科技大学博士工作站是阿拉善高新区首家博士工作站,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存光表示:“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园区企业聚焦创建国家高新区,紧盯工业技术前沿领域,突破一批产业技术瓶颈、加速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引进一批高科技人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就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在园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高新区、示范区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对园区企业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方面的扶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乘势而上、赓续奋斗,以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不断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贡献“高新”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