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实现471亿元,占济南市外贸总量“半壁江山”的地位更加巩固;上半年,新增外贸企业超过200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达50家;实际到账外资、新设外资企业数、合同外资额等指标连续11年居全市首位……济南高新区集聚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基础优势、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综合保税区开放创新的平台优势,全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门户。

如何答好引外资、稳外贸这道重大考题?济南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增设“涉外服务专区”,涉外事项“一表清、一窗通、一站办”;发布黄河流域内陆港群数字化创新发展、新型跨境易货贸易模式等创新案例,探索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路径;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实施推广“首席标准官”制度等措施,有效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规制,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济南高新区坚持赋能增效,着力构建高标准开放平台。集聚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欧绿色制造产业园等国家级招牌,建设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交易平台,山东省内首个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落地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与齐鲁软件园、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融合互动,凝聚合力。

济南高新区坚持互利共赢,着力构建高质量开放生态。发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对外开放的叠加优势,构建国际合作网络,推动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联盟,与成都、西安等9个自贸片区实现政务服务“自贸通办”“跨省通办”“沿黄通办”。

济南高新区的产业体系、产业组织能力、产业配套等,为引外资、稳外贸提供了坚实支撑。高新区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兴区之要,成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全市70%、全省35%,生物医药产业连续多年位列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前五强,空天信息、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营商环境决定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济南高新区深化实施“放管服”改革,用“硬措施”护航“软环境”,全力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完善省级权力事项承接运行机制,争取更多国家级改革试点和一揽子授权;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一箱双链”办理模式、“链上自贸”数字化服务平台、电子竣工图“一键归档”。

经营灵活度高、市场适应性强的民营企业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济南高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今年以来新增民营经营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约27%,居全市前列。在不久前济南首发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中,高新区综合排名第一,同时斩获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产业环境、融资环境、政务环境5个单项第一。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还将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链上自贸”、海外仓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平台系统化整合;推动保税经济集聚融合发展,提升“保税甄选”品牌影响力;率先在高新区办公楼宇、人员密集小区设置进口商品自助售卖机,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打造“保税+”特色产业集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