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祭祀活动的池州傩走过了漫长发展历程,逐渐由驱疫除邪、祭祖向祈福纳祥转变,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池州傩戏”应运而生,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代代打动人心。如今,“戏曲活化石”不仅在节庆期间活跃于当地的山野乡村,还闪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国外舞台上,这块“化石”留住了一缕“灵气”,流转新的时代光华。3月5日,池州市贵池区第八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热烈开启。开幕式上,数名戴着面具的傩戏艺人脚踏高跷马精彩亮相,赢得满堂彩。

走进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的傩文化展示馆,明清以来的傩面具、傩服装、万民伞等各类道具陈列其中,为来客还原着池州傩及池州傩戏的古朴原貌,诉说着漫长年代里先民们对华夏文明的执着和依恋,在文化冲击中重塑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

池州傩戏的“一眼千年”


【资料图】

面具一戴,傩戏开演。

在苍莽山野之中,无丝弦配乐,一声声夹杂着山歌、号子等方言土调的傩戏唱腔,像极了远古的呼唤......

锣鼓铿锵,神秘、古老的傩戏,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庙会活动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今年正月十五,在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的白洋河畔,一列列身着彩衣、举着旗伞的抬着龙亭的朝庙队伍,从各自祠堂陆续向青山庙行来,十里八乡的村民也赶来集中“朝庙”,场面十分壮观。

每年正月十五日清晨,刘街一带的姚、刘、汪等大姓家族,各抬着“龙亭”,供奉着这场乡村民俗文化盛会最重要的器物——傩神面具,前往青山庙。每年一度的青山庙会作为池州傩戏中的重要部分,既是传统的祭祀活动,又是民间艺术活动,维持至今的古朴、粗犷的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与湖南、贵州、江西等地的“乡人傩”不同,池州傩戏不仅有着范式成熟的傩仪、傩舞,还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正戏,甚至包含了“踩地马”“高跷马”等杂技表演形式。池州傩戏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是一种蕴含诸多文化要素的古老民间文化。其经典之作《舞回回》堪称唐代乐舞《醉胡腾》的翻版;傩戏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传统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章文选》等。

池州傩戏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传承靠“口传心授”,在宗族内师承,世代沿袭。据了解,1949年后,池州傩戏曾在姚官保、章洪恩、刘臣余等一批老艺人的手中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据了解,池州傩曾流于贵池、东至、青阳、石台、九华山等地,现主要集中在贵池区梅街、棠溪、墩上和里山等乡镇的山村与圩区的姚、刘、章、唐、柯、曹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地域特色鲜明,不同家族会在各自的“社”(祭祀圈)附近举行傩事活动。

如今,千年傩戏不仅在节庆期间上演,还走上了大众舞台。2017年12月27日晚,由池州市黄梅戏剧院、池州市傩艺团、池州市文化馆联合打造的大型舞台剧《千年傩》首次公开演出。《千年傩》是根据贵池区梅街、梅村等地世代传承的傩事活动挖掘、创排的大型舞台剧,为了让传统傩戏更有美感,这部剧的主创人员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旦角。至此,池州傩戏正在以全新的形式,亮相于大众面前。

特色民俗的精彩回归

在池州,素有“无傩不成村”一说,但受历史战乱影响,时至1949年仅有80个自然村从事傩事活动,当时倡导挖掘古老剧种,傩戏还被推上省会公演。然而,历经风雨沧桑,许多宗族祠堂遭到破坏,各宗族傩戏面具和世代相传抄的傩戏剧本也没能完整保留下来,一些家族傩戏从此失传。

“1987年,贵池举办‘首届全国傩戏研讨会’。”年近80岁的池州傩戏国家级传承人唐茂华老先生回忆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民间文化重新登上舞台。

上世纪8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文化工作人员下乡数十次,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调研,同时指派专业剧团演员向村民学习傩戏、傩舞。2003年2月,池州、黄山两市联合举办“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11月,池州市政府成立了副市长任组长,文化、财政、发改委等多部门参与的“池州傩等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保护措施。

“虽然受到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冲击,池州傩戏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唐茂华老先生向记者介绍。1983年,刘街殷村的姚官保发现了族人藏于夹墙中的三枚傩面具,与同宗族老人商议后,次年春节期间,率先恢复来了中断近30年的“春祭”活动。受此影响,相继又有18个傩戏会社恢复了“春祭”。1990年4月和2005年6月,当地农民成立傩戏队伍,去往山西临汾和江西南昌参加国际研讨会并进行傩艺表演。

“当时以姚官保为首的老艺人们恢复傩戏很不容易,他们成为了第一代传承人。”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综合文化站原站长、池州傩戏会会长巩旺生表示,傩戏很多唱词和细节都只靠口传心授,在那个传播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众多老艺人以守护地方文化瑰宝为己任,默默钻研,不断恢复傩戏原貌。2006年5月,池州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让这块“活化石”继续焕发光彩,老艺人们发起成立了民间傩戏协会,用“老带新”的方式来吸纳年轻人参与学习。目前,池州傩戏的守护职责已传递到第二代传承人手中,逐渐形成姚家伟、唐茂华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其根、章光辉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刘当明、刘国平、许来祥等一批市级传承人的梯级人才队伍。

近年来,池州市越发重视和加强傩戏的保护、传承工作,推荐国家级传承人姚家伟、省级传承人曹其根申报非遗“名师带徒”。组织农村各傩戏会开展每年一度的青山庙会和池州傩精品展演,参与各类傩展演、巡演、非遗进校园,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该市与全市各傩戏会所属村委会(社区)签订傩事活动目标管理协议书,进一步规范傩事活动开展;建立池州傩戏微信群,促进各傩戏会社间相互交流。

跨界“破圈”的创新尝试

随着时代的前行,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和傩戏活动的文化土壤,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在现代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再加上乡村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也致使傩戏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同时,承载着商品经济的流行文化汹涌而来,导致表演者和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傩文化已面临断层、变异和失传的危险。

“傩事活动一般由整个家族式齐心合力,共举盛事。”唐茂华老先生说,一场完整的活动需要至少30个人,以前每家兄弟很多,各个家族靠自家人就能举成。

“第一代、第二代传承人,无不因家学渊源有着戏曲基础或者家传心得,而且他们几乎每天都和傩戏打交道,但再往后面就难以为继了。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本就不多,还有大部分外出工作,远离了傩文化的土壤。”巩旺生担忧道,傩戏人才日渐匮乏、演绎队伍青黄不接、演绎质量下降等问题亟待解决。

“将傩戏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利用文旅产业让傩戏‘活起来’,有了产业更能引导年轻人留下来,有利于寻找更多接班人。”“90后”青年、新一代傩戏传承人许鑫磊提出自己的想法。

“傩戏的唱腔很复杂,没练过的人其实很难上手。”省级傩戏传承人章光辉说,这对傩戏传承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有专家呼吁要建立系统的傩戏培训班,强化懂傩戏、爱傩戏的人才支撑。据了解,池州市文化馆已经牵头在当地成立农民傩艺团,让爱傩戏的人更懂傩戏,傩文化将为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学习和传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傩戏如果作为“化石”,确实可以继续保护下去,但想要有所发展则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我们去江西参加首届傩文化展演时,被当地的傩戏演出震撼到了。”市级传承人刘当明形容道,这已经不止是傩戏表演了,它更像是一个“节目”。

近日,在池州市贵池区举办第八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上,便融入了傩戏元素,其中傩舞、高跷马等精湛的表演更是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欢呼。

“现在对傩戏感兴趣、愿意买票观看的受众可能不多,但傩戏可以入驻景区,买门票去景区的游客多呀。”许鑫磊提议,歌舞表演可以进景区、游乐园,傩戏同样可以,这样还能实现傩戏传播和景区创收的共赢。

由此看来,傩戏想要“破圈”,需要找到新的打开方式。在内部,可以是傩戏传承人在创作中的自我革新,表演上的大胆改变、加入现代元素或后期技术使用等。又或者,从外部突破,推动傩戏本身与其他业态“跨行”结合,达成模态化“破圈”。

“今年我们正在筹备全国性的傩戏研讨会,希望届时能为池州傩戏的‘破圈’找到更多出路。”池州市贵池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安徽日报记者 徐建 阮孟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