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小档案
陈俊杰
(资料图片)
安徽省无为中学2022届高中毕业生
高考理科总分683分
现为北京大学学生
学习经历篇
一、适应
刚上高一的我和不少人一样,感受到的不仅是兴奋与好奇,还有恐惧——那种发自内心的对未知的恐惧。而应对这种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适应。一方面,是适应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我在高一时就主动并广泛地和新同学建立友谊,日后发现这样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是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这方面我做得并不好。高一时,我的月考成绩相对平稳让我误认为已经找到了最合适的学习方式。结果,暑假学习表现懈怠,高二时成绩大起大落。其实,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到了一定阶段就要调整节奏,并使其贯穿于整个高中生活。以晚自习为例,对高一新生来说,较长时间的晚自习是个不小的考验,建议在暑假通过静坐训练提前适应;到了高二,要利用晚自习时间向老师请教;高三后期,则必须适应那种每晚限时一套试卷的节奏,才能保持做题手感。适应不难,关键就是要把未知的恐惧转变为熟悉的节奏。
二、突破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高中生活过得平淡乏味,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我正是在高中完成了许多突破:第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运动会、第一次做ppt演讲、第一次领誓......每一项其实都是不小的挑战,但每一次成功都让我受益匪浅。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让我的高中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学习方面更要不断突破。上高中之前以被动学习为主,上课讲什么就学什么,授课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写什么。到了高中,就要学会主动学习,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在高三,我每一天都在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比如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基本功在高一高二时积累得不够扎实,于是便疯狂地利用下课时间背单词、背作文素材,睡觉前抽出时间再看一遍曾经做错的高考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我成功地在高考中实现了我高中三年唯一一次英语成绩突破140分。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只有敢于突破,才能提高成绩。
三、坚持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句话用来形容高中再合适不过了。高一高二的我常为了竞赛而坚持。花了上千个课间十分钟自学竞赛内容,又在上百个夜晚因为一道竞赛题而迟迟不愿入睡,即使挫折不断,我也不曾放弃,最终获奖无数。高三的我则为了梦想而坚持。高一时,班上流行一句话:“考清北真的不难。”在那时,考上北大对我来说只是这样的一句空话、一张空头支票。但在高二的暑假,我参加了北大的暑期学堂,我深深地被北京大学所吸引,从此便为之疯狂。到了高三,下课必翻“维克多”,熬夜必在补数学。每天都不容易,但每天都离梦想更近一步。最终我成功地考上北京大学,也算对得起这三年来的坚持,圆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很简单,但坚持一定很酷。高中三年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敢于追求的勇气,有梦想就要去坚持,这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学习方法篇
语文: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积累作文素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掌握做题技巧才是更有效的涨分途径,比如做论述类文本时,要学会审首尾、抓句间关系、抓关键词、对比原文和题目表述内容等,再比如做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时,要灵活运用提取关键词法和提炼法。毕竟高中的学习节奏很快,作为理科生,大部分时间又要花在数理化生上,难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语感和做题能力。因此,掌握做题技巧相当重要,尤其是在高三,老师会针对不同的题型介绍很多做题技巧,只有熟练运用,才能有效涨分。
数学:学好数学要的就是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有的人总结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就是思维没别人那么敏捷,但这不应当成为偷懒的借口,高中数学所要求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有效的归纳总结来提高的。当你形成良好的题感时,你的思路和做题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数学显得不那么难学了。至于心理素质,我个人的理解是,在平时,不要被庞大的作业量吓倒,更不可因此讨厌这门学科,要学会及时鼓励自己;在考试时,不要因题目之难、计算量之大而恐惧,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平常心对待每一道题目,不骄不躁。
英语:英语的学习方法和语文差不多,一方面是要厚积薄发,尤其是像我这样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高一时英语成绩很差,涨分的过程又相当缓慢,这时有的人就会开始质疑积累的作用,开始盲目刷题。实际上,这只是量变尚未引起质变,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稳定涨分。另一方面也要熟练运用一些做题技巧,比如做阅读理解时要回归原文、对照比较、理解推敲,做七选五时要把握篇章结构等。
理综: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都会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理综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它们逻辑上的区别。物理侧重于模型的建构推演和过程分析,化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推理和应用,生物侧重于以课本的知记为基础进行情境分析。但把这三门课放在一起考,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时间分配。理综要想拿高分,必须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某一门学科的某种题型,正常情况下要花多长时间、超时多久必须放弃,心里都要有个数。这种敏锐的感觉需要在平时大量的限时训练中逐渐培养出来,并做到在考试时准确地通过题目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得分效率最大化。
□本版稿件由陈俊杰口述、徐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