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怎么写?一块耕地阡陌纵横为‘田’,可我们村的田地却不像‘田’啦,田里的沟沟埂梗没有了,‘田’变成了‘口’。”宁夏平罗县渠口乡宏潮村村支书韩新明蹲在地上划拉了一个“田”字,又抹掉了字中间的那一横一竖。老韩这一动作比喻的正是村里今年搞的“一块田”改革。
平罗县地处贺兰山以东,黄河穿流而过,得“父亲山”和“母亲河”庇佑,这里自古便是河套平原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而随着现代农业不断浸润这片古老灌区,传统农业碎片化的土地划分模式成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拦路虎”。
“我家33亩承包地,分散在24块不同的地方,大的有几亩,小的只有几分地。年年开着拖拉机东犁一块,西推一块,费工费力又费油。”平罗县姚伏镇曙光村村民段建云说。
看似一马平川的耕地被分包给农户后,家家户户的土地你中有我,犬牙交错,邻里间为淌水、修渠不知道闹了多少矛盾。“村里几年前就有计划把土地流转出去搞规模经营,几个种植大户来村里一看摇着头就走了,嫌土地太碎。”韩新明说。
作为全国首批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的平罗县,近年来针对农村土地关系制约乡村振兴的堵点和障碍,不断用改革探索破解之道,“一块田”就是其中一项改革举措。“我们在不改变原有家庭承包经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互换调整,使零散的‘巴掌田’变成连片成方的大田块,实现田块成方,沟渠成网,便于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平罗县农改中心副主任马晓芳说。
互换耕地,有村民担心地力、位置不同怕吃亏怎么办?在实际操作中,平罗县将“一块田”改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土地流转一体推进。平罗县宏潮村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今年年初经过全体村民表决,全村5500亩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土地的平整、沟渠的修建统一由流转方负责。得益于“一块田”使土地连片成方,宏潮村的土地流转费最终成交价比挂牌价高出了近10%。
“经过统一的建设,这5500亩土地的地力不再有差别,村民们只要知道他家里有几亩地就行,具体耕地在哪儿就不重要了。”韩新明说。
当然,“一块田”的调整要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开展。如果有村民不愿意集体收储土地后流转,村集体既不能强行流转,也不能因为个别地块而影响流转土地的整体性。因此,村集体为选择自行耕种的村民划定了自行种植区。宏潮村村民高凤祥今年58岁了,年龄原因他不再外出打工而选择自己在家种地。为了避免高凤祥家的自留地影响全村流转土地的集中连片,村里把高凤祥家零散的地块置换到专门留出来的自行种植区。
见到高凤祥时,他正在跟流转土地的种植大户协商换地的事。“集中置换到一起也挺好,我家34亩地原本散成二十多块,现在换成一块田,流转的大户说只要在种植品种上跟他保持一致,庄稼打药他就用无人机一趟子帮我也免费打了。”高凤祥计划今年跟着大户一起“稻改旱”种植大豆。
截至目前,平罗县已经在5个乡镇11个村推行“一块田”改革,涉及4100名农户的5.7万亩耕地。“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一块田’改革有效破解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拦路虎’,目前全县59%的土地实现了流转后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马晓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