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半,大连高新区软件企业研发经理刘鹏打开“DingScrum”,在这个他组织研发的公司内部软件上,包括创始人在内,所有同事的工作动态一目了然,大家可以实时沟通、快速决策。
在刘鹏办公室楼上,另一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门口,大屏幕上显示着员工电竞大赛倒计时时间,员工小徐将每日资讯推送到公司微信群中,公司全体同事可了解到国家政策及产业发展等要闻,这种集体学习已坚持多年。
两公里外,另一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项目负责人臧柏林叫来几位同事,大家站在工位前,没有铺垫,没有废话,不到10分钟,开完站立式会议,处理完问题,转身散去,各忙各的。
在刘鹏、边超、臧柏林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标签:“敏捷”“open”“学习”“创意”……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所在企业均是大连高新区创新积分百强企业。
2021年12月21日,大连高新区发布了2020年企业创新积分百强名单。这项重磅制度创新成果在辖区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创新积分制”准确、客观地捕捉到了科技企业的特质,也从多个侧面、多元角度体现出哪里有创新、什么是创新。解析这张榜单,大连高新区创新基因跃然纸上:新型政策工具指引下,无数个活跃企业、无数名创意人才共赴创新之旅,源头创新,奔腾不息。
给科技企业画像:一项制度创新影响深远
连日来,创新积分百强榜单几乎刷爆了大连高新区企业的朋友圈。“这是一套全新的评估机制,尤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影响深远。”微神马科技(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神马)创始人曹天佑表示,公司在这次认定的“战略成长期企业20强”中排名第三,这是对企业最真实客观的评价和肯定,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认可和荣誉。
康元医疗科技(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元医疗)位居“初创期企业20强”首位,总经理王雨萌坦言:“这对企业很重要。”生物医药企业需要相对漫长的成长过程,前期往往没有耀眼业绩,这张榜单的出炉,充分说明了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让企业感受到国家、省、市、区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干部职工来说,这张榜单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高新区将以此构建起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圈。在大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企业发展促进科工作人员薛哲方为记者展示了创新积分管理平台,13个大项、30个小项的版块组合就像是一支画笔,一笔一划,让全区2807家参与企业的形象立刻丰满、立体起来。“感觉企业好像从纸上跳了出来。”薛哲方说。
作为全国首批13家、东北唯一一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大连高新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构建了“20+N”的指标评价体系,立足本地特点,聘请第三方,在火炬中心20项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增加41个高新区特色指标,形成了涵盖技术创新、成长经营、正向辅助和逆向辅助四大维度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实现数据化、智能化、透明化,推出很多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的创新做法。
功能强大的管理平台,让许多工作实现一键完成,并在多场景进行应用。比如企业申报某项政策,以往要填报许多信息,而如今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平台直接就可以抓取企业,流程极其简单。
科技管理智能化、创新画像精准化、应用场景多样化,高新区的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评价。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大连高新区的试点工作实现了两个突破,在创新积分应用场景方面进行更多拓展,在管理平台功能方面,注重分析和运用数据,实现了“一键生成拟培育企业名单、一键导出各类综合分析报告”等功能。“大连高新经验”将给更多地区带来启发和借鉴。
从敏捷到开放:一个软件概念折射创新生态
角马科技(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角马科技)位居“机会成长期企业20强”第18位。在角马科技,记者看到一套由员工自主开发的公司核心管理系统软件,最优先级的工作会放在醒目位置,可以第一时间查看进度,创始人及公司高层的工作动态,均公开可见。研发负责人刘鹏将其命名为“DingScrum”,其核心含义是“敏捷”。
“敏捷”是从软件开发移植到企业经营的管理概念,最大特点是快速响应。当“敏捷”形成一种文化,贯穿到企业中时,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变化。比如,角马科技的“站会”,“大家站着开会,只有15分钟时间。公司始终保持高效的作风,决策流程最短可压缩到一周。”刘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DingScrum”既是工作方式,同时也是企业生态。
康元医疗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敏捷”。“我们很少为一个问题专门开会。”王雨萌说,很多时候,大家就站在工位前,几个人、几分钟,干净利落解决了问题就各自忙碌去了。模糊层级、打破边界,新的组织生态和运作模式,使得企业活力无限。
“敏捷”体现了一种扁平化、透明化、开放式的管理思维,其底层逻辑是“以人为本”。向员工开发的软件、从员工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人才战略的底色。
在微神马,企业去年推出了“成长与幸福计划”,其中专门推出了响应国家二胎及三胎开放政策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公司符合条件的男女员工响应国家号召,优生优育,其中对生育二胎的员工一次性奖励1万元,并在一年内每月享受1000元补贴、三胎奖励5万元,每月补贴2000元。曹天佑认为,未来,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和企业文化,实现员工的成长和幸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公司专门辟出内部空间布置成健身俱乐部,不但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辆电动卡丁车。“我们的员工平均年龄31岁,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公司都会考虑到‘90后’甚至‘00后’的兴趣和爱好,怎么‘年轻’怎么来。”曹天佑说。
在角马科技,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三点半,公司会请来健身教练带领员工做锻炼,会在午休期间组织员工投票选择做游戏,比如“三国杀”、“干瞪眼儿扑克大赛”、电竞比赛等等。“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反对无效加班。”刘鹏笑着说,每到下班时,5分钟内公司里人就走光了。
在康元医疗,从未刻意制订公司规章,坚决反对“一言堂”,鼓励员工展示个性,连公司休息区里的小食品都是由员工点单。
这种自驱式的公司管理和组织框架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微神马在企业内部年会的主策划中融合了国潮文化元素,既时尚又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着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在角马科技,公司每年都会申请多项知识产权,多年来离职率几乎为零。在康元医疗,一个价值观植根于员工心中,他们坚信“我们的事业是能够挽救生命的”。
“学习力”文化:一条每日资讯培育创新力
在微神马,公司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推送一条最新资讯,涵盖行业信息、政策解读、热点资讯等诸多内容,在网络资讯铺天盖地的当下,这个名为“见微知著”的内部资讯坚持多年发布,从未间断。为什么要坚持做自己的内部资讯?“我们从未停止思考,一直坚持学习。”曹天佑说,“学习力”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文化,公司鼓励员工挑战未知激发潜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员工进修学历、考取资质认证,同时还培养员工阅读和学习习惯,购买相关课程,激发员工学习热情。
在大连高新区企业中,“学习”是一个高频热词,许多年轻人白天工作,晚上坚持学习。在角马科技,只要员工提出学习要求,公司都会满足需求,为大家购买课程。一位入职仅4年的员工原本做绘图工作,如今已完成PMP资质认证,成长为优秀的软件项目经理。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康元医疗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企业。“公司成立迄今为止已经在研发领域投入了上亿元,我们正在进行的科技研发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既不是填补国内空白,也不是国际领先,而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赛道,为重症医学提供了新方式、新思路。”王雨萌介绍说,康元医疗是我国唯一的基于纳米抗体技术的精准血液净化产品研发企业,所有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立5年来已获得数十项专利,2021年先后获评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高技术企业。
在微神马办公大厅的一根方柱上,挂着一口铜钟,每当公司有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业务突破项目、企业文化项目等“关键事件”发生时,公司便会举行“敲钟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感来激励创新。“我们目前拥有数字技术创新服务领域的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先后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等科技资质认定。”曹天佑说,公司每年都会评选一次技术创新突破奖,今年公司还提出了“破局”战略,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大胆试错,因为大多数创新都是从不断“试错”中诞生的,必须具备变革和挑战的勇气。
刘鹏近期正在筹备公司的IDEA大赛,这是公司的一项传统赛事,“DingScrum”就脱胎于这一赛事。大赛奖金丰厚,每逢赛事员工们都会掀起一阵头脑风暴,公司很多孵化项目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获奖产品。
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前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在大连高新区试点一年间带来丰硕成果,在今年雏鹰瞪羚独角兽类企业的申报工作中,大连高新区第二批申报总数增长了60%。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雏鹰企业突破500家,瞪羚企业达到60家,大连市全部6家种子、潜在独角兽企业均在大连高新区。全区已建成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70个,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8000件,上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45亿元,R&D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2%,同比增长31.3%。
(图片来源:大连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