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要求,很多市民对“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一头雾水。“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最近,市疾控中心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首先,“居家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绝不是一回事。
“居家隔离”又称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适用人群为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密接的密接、中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的场所要求是:
最好单独居住。如与家人同住,应单人单间,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与其他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
另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核酸采样。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共同居住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因就医等外出需联系社区、专人专车、做好个人防护。
居家隔离要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及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消毒,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观察期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核酸结果阴性,经社区核实并收到解除隔离通知单,方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而居家健康监测的适用对象是完成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舱)人员及经专业人员评估需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这类人员应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需报告社区、配合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健康监测也要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有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并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倡导分餐制。
简单地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不能外出,同住人员也不能。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能外出,但同住人员可以。
蚌埠疾控中心提醒,具体情况需配合所在社区的管理要求。
融媒体记者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