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口罩、衣物、毛巾,大到高速列车、汽车使用的构件,它们所用的材料可能都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这家东北老国企,不仅能生产腈纶等传统化纤产品,还发力被称为材料领域的“黑色黄金”的碳纤维。
发生本土疫情后,吉林化纤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稳生产,源源不断地将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碳纤维发往各地,为保障相关产业链稳定贡献了东北国企的力量。
抓防疫保生产取得“开门红”
受疫情影响,吉林省吉林市一度“静”了下来,但是在吉林化纤的生产车间内,始终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吉林市疫情发生后,吉林化纤恪守坚决不发生聚集性、群体性疫情的底线,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闭运行、网格化管理,全力克服因疫情带来的人员紧缺、物流不畅等困难。疫情期间,用三分之一员工,保证了主营业务板块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吉林市疫情防控实现社会面清零,企业分批次组织员工有序返岗,采取“驻厂+住宿舍+对点通勤”的方式增加返岗人员,满足生产负荷增加对人员的需求。目前,各丝生产线各工序逐步提高生产负荷,达到满产目标。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吉林化纤一直保持着碳纤维板块满负荷运行,其中包括12条原丝线、12条碳化线以及下游拉挤板、碳布生产线。在封闭管理期间,我们先后调整碳化工艺40余次,使碳纤维强度得到提升,复材拉挤板的质量也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肯定。”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总经理孙小君说。
实现产值40.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31%;纤维销量16.2万吨,同比增长14%……一季度,吉林化纤取得了“开门红”。
发力创新跨入国际第一方阵
在吉林化纤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检查生产线的工作状况,不时通过计算机控制平台调整生产线参数,一缕缕雪白的原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翩翩起舞”……
碳纤维原丝被生产出来后,还要在生产线上再经过1个多小时、历经300多米生产线的奇妙旅程,才能变身为黑色的碳纤维。
由于通常呈黑色,碳纤维被称为“黑色黄金”。吉林化纤技术人员姜彦波告诉记者,100克的T700级碳纤维,就可吊起一台小轿车。从2006年开始,吉林化纤科研团队下定决心研发碳纤维产品,经历了70余项技术改进、设备改造和上百次反复试验,逐渐摸索出技术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产量高的一系列“黑科技”。
和许多东北国企一样,始建于1959年的吉林化纤也曾面临低谷。要站稳市场,就要有过硬的产品。化纤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普通化纤产品虽然用量大,但利润低、收益小,很容易陷入价格战。高端的化纤材料,利润高,但技术门槛也很高。“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使企业永续发展。”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说。
“化工原料需要经过约100道工序才能变成原丝,我们生产的原丝可以细过头发丝,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技术许多企业多年攻关都未成功。”姜彦波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个过程就像做烘焙,极其考验火候,小细节做得不好,就做不出好的碳纤维产品。”吉林化纤国兴碳纤维技职人员鲁明说。
近年来,吉林化纤已累计投入数十亿元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道难关,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屏障,实现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市场化,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吉林化纤将在促进碳纤维国产化、加速碳纤维成本降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无论产量还是规格,企业都将跨入国际碳纤维生产企业的第一方阵。”宋德武说。
瞄准大市场带动产业链
在吉林化纤的产品展厅内,记者拿起一件由碳纤维制成的管材样品,轻如塑料,但用力敲打下去却比钢材还坚硬。大到制造风电叶片用的拉挤板、碳纤维编织布,汽车和轨道交通车辆用的轻量化配件、碳纤维抽油杆,小到用来制造滑雪板等体育休闲用品的原材料,吉林化纤的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覆盖一汽集团、中车长客等企业,还走向了海外市场。
近年来,吉林化纤坚持产学研用和产业链一体化开发,用小丝线带动大产业链。吉林化纤成立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吉林在石油化工产业方面拥有传统优势,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高度聚集,目前还在大力发展风电、光电产业……这都将对吉林碳纤维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宋德武说。
(马晓成 邵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