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从北国边疆到南海之滨,从茫茫大漠到雪域高原……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测风速、放气球、出野外,国庆阅兵式、奥运会举办地,每一场大型活动背后,都有他们把脉风云、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刚刚获得“科学也偶像”视频大赛三等奖的作品《第一视角看气象工作者》中的主角,他们的共同身份是气象人。

视频中的李宗涛正在查看百叶箱,作为北京冬奥会河北赛区气象服务保障团队成员,每年他都要在崇礼的山沟沟里集训近4个月。“主要就是为了摸透这边天气的‘秉性’,每一条赛道的每一个位置,一天中不同时间风力、风速、雪温怎样,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李宗涛说。与夏季奥运会不同,冬季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气象条件是关键。

在崇礼,当地有一句俗语说:“山连山,连绵不断。沟套沟,其数无穷。”正是这种复杂的山地地形条件,让气象人压力倍增。“复杂的地形使这里的气象风险极高,低温、大风是气象预报工作的难点。”李宗涛说。

观测是预报的基础。如果说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是顶在前面的“直接答案”,那么监测精密就是那份永不中断的“参考资料”。正因此,集训时,尽管户外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但他们依然冒雪爬山,用手持气象测量仪测量风速、温度、湿度等多种要素。“风大的时候,三角架都支不住,我们都要趴在地上用手牢牢抓着。一个赛道平均长400米,各个赛道不同位置都要测,为的是积累数据和经验,为精确预报打下基础。”有团队成员说,“一天下来要在山上工作四五个小时,行走将近两万步。”

“观云测天”,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是一种浪漫的体验。但对基层气象员而言,却是日复一日地观察、维护。更难的还是建站之初,为不耽误后续进程,他们一边用骡子驮运,一边合力搬设备上山。“冬奥无小事、气象无小事,事关着运动员的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句话,他们经常挂在嘴上。

“观天”的不只他们。在海坨山——2022年北京冬奥延庆赛场,作为冬奥延庆赛区现场气象服务团队队长,时少英已在气象预报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8年。尽管服务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但她还是觉得冬季奥运会天气预报压力更大些。山地气象预报是世界难题,经验欠缺,历史观测资料几乎空白。

没有历史资料,一切从头开始。从2017年算起,3年里,时少英已经记不清和同事们爬了多少次山。2017年11月的一天,她们判断当天中午会下雪,一早起来就上山等着,10点多,雪花开始飘舞。“当时风特别大,风卷着雪花,山顶能见度特别低。大家就一路从山顶走到山脚,感受云、风及雪的变化。”时少英说,这样大家对这种天气形势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结合自身所学的山地预报知识,为精确预报打下基础。

视频中的另一主人公是黄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海洋气象首席预报员,他长年工作的地方在南海的一个小岛——博贺,也是我国首个海洋气象观测基地。

建站头几年,公寓没有建起来,老黄和同事们住板房。台风到来时,不仅扫荡观测基地的防风林,房顶也随着强风,纸片般飞起,再重重砸下。后来,每次台风来时他们都要用铁丝、钢缆固定房顶,将板房捆成“粽子”。

尽管如此,老黄总说:“学的就是这个,喜欢。”他喜欢这里海岸线平直,无地形阻挡,利于对各种海洋和大气参量进行观测。同时,这里也是台风及破坏性海浪和风暴潮的多发区,观测数据对研究南海台风、改善预报精度有重要意义。“有了自己的观测站,获取第一手数据,才有发言权。”老黄说。

不得不说,视频中的主人公只是万千气象人的缩影,正是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求实、奉献,才使每一次重大活动都能精彩呈现。正是有了他们,我国的气象服务才更加精准、有效。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70公里左右,达国际领先水平。(付丽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