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深圳向海洋要“耕地”,以世界首创的船载舱养技术,打造“蓝色粮仓”。昨日,4艘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项目”专家论证会在盐田区召开。该项目计划今年12月开工建造,建设周期18个月,以斑鱼养殖为主,投产后年总产值达18亿元。

会议邀请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刘少军、陈松林和海水养殖、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渔业信息化和船舶设计建造等领域的8位专家组成论证会专家组,听取深圳项目方对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家组审议认为,该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将为拓展我国渔业生产新空间,加强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提供有力保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据悉,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建设已列入《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重点项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高尔剑表示,该项目是深圳主动服务我国现代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项目。背靠粤港澳大湾区8000万人的消费市场,深圳将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依托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有效保障水产品“菜篮子”自主供应,建成国际重要水产品集散、转运中心。

海上“巨无霸”长啥样?据了解,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信1号”今年5月交付使用,并在9月迎来“秋收”。这是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游弋式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开创了船载舱养模式的世界先河。该船总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设计吃水深度12米、满载排水量约13万吨、设计航速10节、海上自持力90天、养殖水体8万立方米,年产高品质大黄鱼3200吨。

耕海牧渔乘风破浪。未来,深圳将筑牢“蓝色粮仓”,让优质海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千家万户,提升“蓝色”民生福祉。(首席记者 秦绮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