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食品消费顺势而为产生新变化,预制菜市场开始进入“火热期”。地方也在积极促进预制菜领域稳步发展,今年以来多地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或是在重大政策报告中提及预制菜产业相关信息,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

多地发力 竞相布局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释放出加码预制菜的政策信号——

3月25日,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科研平台、邀请全球优质预制菜企业入驻园区、打造广东预制菜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项金融保险产品等一系列措施,基本覆盖了预制菜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着力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山东省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组织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5月,山东省将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纳入今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拓展网上营销,拉动预制菜消费。目前,预制菜产业在潍坊、烟台、青岛、淄博、威海、临沂、德州等地已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山东预制菜“雁阵形”产业集群已现雏形。

已经坐拥“中国最大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产业园”的河南省原阳县正在加紧布局预制菜产业。在该产业园内,36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可以提供300多个菜品,2021年总产值达45.35亿元。“我们要打造国内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工业园,叫响‘老家河南,吃在原阳’的金字招牌。”原阳县委书记刘兵说。

此外,广东的湛江市和肇庆市高要区,拥有“巴蜀粮仓”美誉的重庆市梁平区,被誉为“蔬菜之乡”的山东省寿光市以及拥有得利斯、惠发等预制菜品牌的山东省诸城市等地都公开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中国预制菜之都”。

全国消费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预制菜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产生的新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预制菜是我国餐饮菜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更是菜品电商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引导这一产业发展具有多维效应,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解决当前餐饮菜品产业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促进餐饮菜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洪涛说。

直击痛点 稳健发展

虽然预制菜行业已经站上风口,但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痛点问题。

安信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称,目前全国范围内预制菜、半成品菜生产企业众多,但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产品种类相对单一,质量及稳定性较差,难以完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仍处在蓝海竞争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性的龙头企业。这也是各地鼓励支持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亦直言,目前预制菜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不利于行业规范发展。二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还不高,可能认为预制菜的食材不新鲜,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虽然多方看好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前景,但洪涛提醒,对所谓“万亿元产业”“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等宣传不可一窝风追捧、一刀切地趋同投资重复建设,而应该深耕细作。“一方面要‘热创新’,对新生事物报以热情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冷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近日发布了全国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该标准从预制菜的术语定义、基本类型、供应链设计、菜品研发设计、实施指南及餐余处置等重点方面,提出了覆盖预制菜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南,对全面明晰预制菜产业业态、构建协同产业链模式形成了标准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