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先导性工程来抓,聚焦打造“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流程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优”的营商环境,做深做实营商环境监督,探索构建“1245”亲清监督模式,着力营造亲则两利、清则两安的政商关系,服务助力玉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条主线”全方位监督
玉门市工商联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抓点、连线、扩面并举,全方位构建营商环境监督体系。
抓点,即把监督的靶心向行政服务中心聚焦,盯紧“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放管服”见实效。连线,即把监督的重心向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26个成员单位下沉,不断推进并联审批、帮办、带办数据共享等服务提质增效。扩面,即把监督的视角向工业园区延伸。
近年来,玉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企业家座谈会和营商环境调研4次,环保、安全等方面监督检查10余次,督促园区和行业部门整改企业提出问题建议38条、反馈问题170余个。玉门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省级法治政府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市”。
依托“两个平台”拓宽渠道
玉门市工商联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亲清监督平台,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玉门政务服务网、爱玉门APP、玉如意微信公众号开设投诉举报窗口,同步开发了亲清监督微信小程序,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规范投诉举报处置程序,由专人负责梳理、甄别,对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转办,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踪督办;对举报的问题线索接诉即查,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监督投诉途径,公开网络、电话、来信、来访举报渠道,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监督,共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玉门市工商联用好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平台,建立黄色预警、红色警告机制,对涉企经营许可、投资项目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1176项服务企业事项进行时效预警、实时跟踪、全程监督,全过程在线监察,各环节留痕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目前,玉门全市工程类建设项目申报资料减少到93项,压减47.8%,申报环节由173个压减为10个,压减94.2%,项目全流程审批由190天压缩到35-70个工作日,达到全国优秀。
突出“四项整治”纠治痼疾
玉门市出台《玉门市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治理重点,查找症结、对症下药,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闭环。
玉门市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大干部作风日常监督、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力度,大力纠治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为官不为问题,坚决整治办事拖沓、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问题,破除“中梗阻”。
玉门市开展服务环境专项整治,突出为企、便企、利企导向,加大政务服务监督力度、投诉举报核查力度、预警纠错监察力度,努力杜绝企业多跑腿、审批时间长、制度不落实、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同时,开展惠企政策落实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国家和省市助企、惠企、利企政策宣传,列出“企业落地项目清单”和“助企惠企政策清单”,督促行业部门照单落实主体责任,保障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此外,开展涉企执法专项整治。坚持柔性执法,推行首查不罚,紧盯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大力整治对企业滥用裁量权、执法不公、不合法行政处罚和多头检查等问题,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近两年来,累计受理营商环境方面问题线索31件,立案审查调查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组织处理24人。
建立“五项机制”持续优化
玉门市制定快查快办、联查联动、容错纠错等五项制度措施,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推动监
督精准化、精细化、制度化。
建立快查快办机制——实行涉企案件“零延迟”查办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对投诉举报精准分析研判,优先核实,限时办结、严肃查处;建立联查联动机制——整合发改、应急、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监督力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开展精准专项监督,实现信息互通、问题互商、力量互补,形成靶向精准、规范高效的监督检查格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妥善处理在推动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失误问题,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敢闯敢试、不谋私利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建立聘请监督员机制——从“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代表中选聘廉情监督员32名,及时收集企业的诉求、困难、问题及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建立监督保障机制,围绕保障政策落实、助力生产经营、严查涉企作风等8个方面,瞄准督责点位,细化监督举措,实施精准监督,有效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