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王先生一家喜迎二胎女儿的降生。一年过去了,随着儿女们的长大,一家人需要更宽敞的活动空间,为此,王先生一家换了更大的房子。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起居,姥姥姥爷随着小家的4口人一起乔迁了新居。此时,1岁多的女儿幼儿园的事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一幕:入园之前
爸爸:咱家这小区环境是真美,住着真舒坦,但是周边配套的幼儿园可还没有呢。
姥姥:是啊,孩子小,幼儿园的师资和环境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得离得近。早上孩子多睡会儿,我们老人带孩子能溜达着走到幼儿园可就太好了。
妈妈:妈!您别急。您看看这条新闻,幼儿园要增加学位呢。
姥姥:快让我我瞧瞧!天津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2019—2020年),市级财政投入10亿元,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规范一批幼儿园的要求,于2020年确保补齐10.8万个学前教育学位。哎呀,这可是太好了,咱新小区的配套幼儿园指日可待啦!
2020年,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门口的配套幼儿园已经正式开园,即将招收新一学年的幼儿。
姥姥:我今天去那个幼儿园的开放日参观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特别大,室外活动设施也全,各种防护措施到位。幼儿园里有特色课程、社团活动,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我还品尝了幼儿园的午餐呢,色香味俱全又营养搭配。真不错,我外孙女就上这吧!
天津市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规范一批幼儿园的要求,通过扩大城区幼儿园增量,推进村办幼儿园建设,规范小区配套园建设使用,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等举措,两年新增学位13.4万个。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学位总量达到36.67万个,对比常住适龄幼儿,从学位总量上已经能够100%满足全市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解决了“入园难”问题,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比起二女儿上幼儿园的轻松惬意,大儿子的小学生活同样备受全家人的关注。儿子原本所在“普通校”交流来了“重点校”的新老师,甚至新校长。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第二幕:双减之后
儿子:妈妈,新学期我们学校今天让报名课后服务了,老师说每个同学都可以报一个课程。有美术、合唱、捏泥人、相声、插花、剪纸、排球、足球等等很多项目,我选了最喜欢的轮滑,以后在学校也能滑轮滑,简直太酷了!
妈妈:这么好呀,你以后更喜欢学校啦!
儿子:恩,学校老师说了,要给我们“减负”,减轻我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多参加体育活动。以后我们每周有三天下午的最后两节课都是改成活动课了。而且,我们老师留的作业也少了,我们在学校都写完啦。老师还留了弹性作业,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再多练习一些。
妈妈:妈妈完全支持!现在的学生家长太“卷”了,我听说现在好多同学都在上课外班,有的还上了好几科,周末不是在上课外班,就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全都排满了。真心疼这些孩子。
儿子:我的好朋友之前还跟我抱怨过呢,周末都没有玩的时间。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极了,说终于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了,他说周末要去报一个篮球课,以后要像姚明一样。
2020年,天津市教育局把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高位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工作。2020年,本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3万个、2021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9万个。2022年,市教委还将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加快义务教育学位资源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3万个。
2021年,根据“双减”相关政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组织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7月23日,市教育两位引发《2021暑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看病难?取药难?困扰了老百姓多年之久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以前,挂号、看病、取药,至少需要半天;现在,网上预约挂号,按照预约时间就诊,时间精确,就医精准。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不熟练?别急呀……
第三幕:医疗之智
爸爸:咱爸最近肩周炎的毛病又犯了,是不是得带他再去看看呀?我最近工作忙,你有空吗?
妈妈:真不凑巧,我这几天工作特别忙,咱爸自己去医院我还真不太放心。这可怎么办好呢!
姥爷:你们年轻人忙事业,不用担心我,我今天已经去过医院看病啦,还是老毛病,开了点药。
妈妈:爸,现在医院挂号都是智慧医疗自助机器了,您什么时候智能产品玩得这么溜儿了,没看出来呀?
姥爷:嗨,我哪会弄呀?我到医院后,看到“助老服务点”的标识就过去了,自助机器旁边的工作人员帮我挂了号,还手把手教我怎么操作手续。我还看到医院保留了人工服务窗口呢,诊疗流程优化了,但是不代表放弃我们老年人了呀。我不仅自助挂号,还会智能缴费了呢。不会操作有人教、没有手机有人帮、行动不便有人助、就医不畅有人管,就医感受特别好。
天津市全面启动了智慧门诊建设以来,通过推广和应用多渠道预约诊疗、自助机挂号结算、自助打印影像胶片、手机在线缴费、智能发药、信息推送等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就医过程中最大痛点“长时间等待”正在“智能医疗”建设中逐步消失。
特别是近年来,本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签约为纽带,采取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公卫医师、社区护士协作,大医院专科医师支持的团队服务形式,推进社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整合,逐步建立起体现全科医学特点的综合、连续、防治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西北风一刮起来,百姓就开始盼着来暖气了
第四幕:六年之暖
妈妈:这两天又要降温了,晚上我给您和爸多拿床毯子盖在棉被外面,压压风。
姥姥:嗨,没事儿。每年咱天津给暖气都早,我今天摸着暖气已经有点儿热乎气儿了,晚上盖床棉被一点儿不冷。
妈妈:还真是的,明天就是11月1号了,该给暖气了。
姥姥:得有6年了吧,每年都提早半个月给暖气,转年再延长半个月,里外里多了一个月的供暖时间,也不用多交暖气费,多好啊!
妈妈:前两天我听居委会王姨说,就咱搬来那年夏天,咱小区供热系统硬件升级改造,叫“冬病夏治”,把管道都换了,这两年供热效果比以前更好了。
姥姥:那敢情好,冬天咱就享福喽……
每个冬天,让百姓能够早早享受到热乎乎的暖气,是天津市着力实施的重大民心工程之一。6年来,天津坚持延长供暖时间,从规定的120天左右延长到151天,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70多亿元,让广大百姓享受到了“超长的温暖”。这一关乎冷暖的民心工程,真切折射出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最美不过夕阳红。自从两个孩子上学问题解决后,家里两位老人也开始琢磨丰富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各种生活需求都能满足,还有各种文艺团队、文体活动增添生活乐趣。两位老人心动了。
第五幕:老有所养
爸爸:爸,这两天我们单位加班,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咱家三位女同志今天都不在家。您和小王吃饭,我给定外卖,到时候送家里来,您就别自己忙活了。
姥爷:你们忙你们的,我去社区老人家食堂吃饭去。我和你妈去吃过几次,有荤有素,味道还好。政府给助餐补贴,所以价格也不贵。吃完饭,我正好和邻居在活动室下会儿棋。我跟你说啊,咱社区有好多活动队了,下棋、唱歌、京剧、健身队……你妈准备报个合唱队呢。
爸爸:要说咱社区的这个养老服务还真是不错。前两天我看社区通知,说新增加了助浴服务,要是家里有卧床的老人,能有专业服务人员给洗个澡,这得省多大事啊。
姥爷:咱楼下沈大爷就是。一到夏天,他老伴儿一个人架不动他,洗个澡可费劲了。这下可方便了。他们家女儿在外地工作,社区还给在家里装了个应急呼叫的“一键通”,要是有个紧急的事儿也不愁找不着人了。
爸爸:您看现在咱社区这么好,我准备回头去社区报名当个志愿者去,平时也能给大家服务服务。
姥爷:你这个想法好,我支持你!到时候,你问问社区,岁数大的当志愿者行不行,我也去!
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2021年,新修订的《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全面施行,突出居家社区养老基础地位,强调医养结合,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推动多种模式融合发展,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法治保障。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教育均衡、智慧就医、弹性供暖、居家养老……一项项民生举措,写进了万千百姓生活。“十三五”时期,天津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下绣花功夫,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五年来,天津市民生支出由3255亿元增加至454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腾出更多财政资金全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重点支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让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段玮 摄影 马成 戴涛 吴涛 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