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这些天的语言服务经历,史恭煜把自己的感想总结起来就是:“我也确实是长见识了。”
“那天张家口还下着雪,我看有两个西方记者在外面等了很久的车,就说要给他们接点热水。结果你猜怎么着,其中一个记者笑着给我展示了他的大保温杯,”他用手比划着,“保温杯那么大,比我奶奶家的暖瓶都大。我看很多文章说外国人不喜欢喝热水,看来也不全是这样嘛。”
史恭煜正在提供语言服务。
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有百分之八十的记者来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里的语言服务志愿者们遇到外媒的机会非常多。不光是史恭煜,每个语言服务志愿者都有一些新奇的经历。
陆瑶曾经遇到过一个日本记者,当问到他“where are you from(英语)”时,这位记者却回了一句“Japonais(法语)”。
“原来他听得懂英文,却只会说日语和法语,”陆瑶开玩笑说,“一般不都是英语说得好吗?没想到他不会说英语,法语发音倒是挺标准的。”
陆瑶为大巴车上的媒体记者服务。
这些语言服务志愿者是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人数最多的志愿者团队,总计24人。因此,除了常规的语言服务,他们也经常去其他业务领域帮忙,比如交通、防疫、注册等。
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语言服务志愿者团队。
有一次,范怡秋遇到了三位因急事要离开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芬兰记者。因为一些原因,他们无法和自己的车辆对接,场馆内又没有领域负责这种车辆。情急之下她只好一边安抚记者,一边联系他们申请的司机,一边嘱托同学寻找相关负责人。回忆起这件事,她说:“我是当时唯一一个和他们有直接交流的人,他们大包小包坐在那里等了好久都没人理他们,所以我觉得我无论如何都得帮忙。”
虽然也有人觉得她多管闲事,“但是(语言服务经理)孙曙光老师表扬我了,她说这些外国人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如果没有能和他们交流的人的帮助,那才真的是举步维艰了。听到孙老师的话,我就觉得我做的是对的。”
范怡秋为芬兰记者提供语言服务。
经过这件事情,范怡秋改变了对语言服务的看法:“我原本以为我们语言服务志愿者只起到翻译的作用,但现在看来不仅是这样。通过直接的语言沟通和服务,能传达出我们的人情味。为远道而来的朋友带来温暖和帮助。”
范怡秋觉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疫情当下,口罩可以阻挡病毒,却阻挡不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语言服务是语言的桥梁,也应该是感情沟通的桥梁。史恭煜爽朗地笑着说:“怎么说呢,我感觉还挺有成就感的,尤其是在帮他们解决了一些事情,他们向你道谢的时候。”
(图文/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