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闫文港拿到中国钢架雪车冬奥会第一块奖牌时,许多人对这个项目充满了好奇。
和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大众相对熟悉的冬季项目相比,北京冬奥会的109个比赛项目,确实有一些我们还比较陌生,就连这些项目的发展历史、竞赛规则等也少有耳闻,堪称“小众”“冷门”。
小众项目之所以小,冷门项目之所以冷,自然是项目人口少,而开展时间短、受困于客观条件是最直接的原因。在我国开展雪橇、钢架雪车和雪车运动的初期,因为没有合标的场地,组建后的国家集训队也只能远赴国外训练和比赛,更遑论项目发展所需要的大众基础。
但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通过北京冬奥会筹办,我们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许多项目包括原本小众、冷门项目的发展条件、认知程度都大为提高。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的成功举办,无疑又是一次冰雪运动知识的大普及。中国选手的突破性成绩,也在客观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这仿佛又给包括小众、冷门项目在内的所有冰雪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雪游龙”赛道上产生的中国第一枚滑行项目奖牌,足够成为加速小众滑行项目推广普及的助推器。
诚然,“危险”等主观认识恐怕也是阻碍小众、冷门项目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实,从事任何运动可能都存在潜在风险,但要因为认为“危险”而裹足不前,因噎废食,也大可不必。毕竟,各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安全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备。国家钢架雪车队30多个工作人员不仅自己走上赛道尝试,还搞了小型比赛,用行动说明,普通人正常滑行下来没有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小众、冷门项目推广普及的每一步,兴趣都很重要。国家钢架雪车队在国外训练时,看到当地很多年轻人和很小的孩子,推着橇从高处往下滑,去享受那种速度和激情,由此培养浓厚兴趣,让他们很受启发,那就是,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从吸引他们体验参与入手,培养兴趣,进而夯实未来的运动人口基础。
据了解,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11号回旋弯的出弯处,从赛后利用角度,已专门设计了游客体验出发点——从游客出发点滑行,未来更多人将体验到滑行项目的乐趣,下一个冬奥会冠军,也许就会在体验者中产生。 (河北日报记者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