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国选手王晨阳在比赛中。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现在兴奋要远胜于身体上的累。”在3月12日进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组比赛中,来自河北省的运动员王晨阳获得金牌。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晨阳感慨地说。
比赛中,没有双臂、无法用雪杖助力的王晨阳,滑起来要更辛苦一些。尽管如此,王晨阳并不认为这给自己带来了太大的影响。“之前训练的时候,无论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还是一上午50公里的滑行,我都顶过来了,所以比赛中我相信自己也能做到。”他说。
2002年出生于石家庄的王晨阳,11岁时因一次意外触电事故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未就此向命运屈服,而是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积极投身残疾人体育运动。14岁时,他被省残联选中,成了河北省最早的一批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
没有双臂,训练中如何保持平衡是一大难题。在一次负重跑训练时,由于发力过猛,王晨阳没跑几步就失去平衡,重重摔在地上。教练赶紧跑过去,想把王晨阳扶起来,但他谢绝了,自己坚强地扭动着身体站起来,继续向前冲去。那天,王晨阳摔倒了好几次,裤子都磨破了,膝盖淌出了血,可他愣没喊一句疼。“我必须先学会自己爬起来,再尽最大努力掌握好平衡。”他说。
在2016年的一次雪上训练中,本已完成任务的王晨阳主动加练。冲刺时,由于没有控制好身体而摔倒在地,他并没有在意,试图像往常一样自己爬起来,可上身一用力钻心地疼——事后,他被诊断为锁骨骨折,肩头植入了一块钢板。
付出没有白费,2017年底,王晨阳在一次全国比赛上拿到自己的第一枚金牌,极大增强了信心。“刚开始连全国前三名都进不去,拿到全国金牌后,我就觉得在世界上拿奖牌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这些年经历了很多艰难,但王晨阳展示给大家的总是积极乐观的一面。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这一路走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王晨阳笑着回答:“我觉得没遇到过什么困难。滑雪就像是一束光,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不仅如此,这个乐观的小伙子还经常开导队友,为大家鼓劲。“他知道我赛前容易紧张,经常帮我做心理疏导。”队友蔡佳云说。
而王晨阳对队友也是充满了感激。“每次我一走进餐厅,不等我开口,还在吃饭的队友就会主动起身,帮我打饭。”王晨阳表示,全队的氛围很好,大家互相照顾,“能结识这项运动、结识这些队友,很幸福”。
夺冠之后最想干什么?王晨阳表示,他要先给妈妈打个电话报喜,然后和队友一块去理发,精精神神地参加晚上的颁奖仪式。“昨天我就跟理发师约好了,今天拿了金牌回去找他理发。”
当晚的颁奖仪式上,王晨阳果真“精精神神”地参加,他甚至激动地纵身跃起。获得铜牌的蔡佳云则做了一个双手指向王晨阳的姿势。这对儿中国残奥越野滑雪队的舍友,团结一心可见一斑。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